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马涤明:道路岂能塌塌不休
//m.auribault.com2015-05-05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开通不到半年的郑登快速路在一场不大不小的雨后,塌陷出长16米、宽5米、深1.1米的“天坑”,整个郑登快速路南半幅被迫中断。道路建设方认为是路东侧一个村子私自在道路下方顶管铺设雨污管,导致雨污水渗漏所致。而铺设管道方说,早在4月4日他们顶管接管前,路东侧的路面就发生过塌陷,此次路面塌方,是路面施工质量的问题,与他们无关。(5月4日《大河报》)

  道路塌了,然后是修路的和修管道的打架,都说是对方的责任,此情此景让人想起郑州西三环“15连塌”的事故,当时也是责任纠缠不清。一条路,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两连塌”。郑州的路到底怎么了?并且,西三环“15连塌”的调查结论至今未出。责任认定的问题似乎很难,而我们都知道的常识问题则是,结论难产主要不是难在技术上,往往是下不去手,原因是,结论一出便涉及问责,且“豆腐渣”工程多关联着腐败。而如果有关方面不希望“搞大”,那么,不了了之就是最好的结局。而如果监管者、调查者本身就与事故责任存在这样那样的联系,没有结论并不奇怪。

  一场雨“浇”出“天坑”,即便是“村子私自在道路下方铺设管道所致”,亦不能完全排除道路建设与行政监管的责任:一条雨污管能有多大直径,竟能导致那么大的塌陷?这不符合常识。道路下方施工,既不是几天就能搞定的,动静也小不了,管理部门干什么去了?一条快速路,路下被人私自横穿一条大管子都看不见或没人管,这条路肯定是早晚会出事。

  一个地方部门,不论是修不好一条路,还是管不好一条路,都逃避不了问责。出了问题之后只见各方打架,不见官方调查结论——尽管承诺掷地有声,且有人把桌子拍得“啪啪”响。这一次快速路“天坑”事件,如果还是拍罢桌子便再无动静,或连桌子都懒得拍了,而依旧是,塌了道路税款来填,谁都没责任,这种“塌塌不休”的连续剧估计还要演下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