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差距(赵春青 漫画)
调查显示,考大学时选热门专业,毕业找工作时不一定吃香,而考了差的学校,就业后拿的薪水可能还更多。同样是北京毕业生,北京大学的一位毕业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月薪8000元;而某三本院校一毕业生担任公司的高级软件工程师;每月薪酬已高达2.5万元!(《新快报》6月3日)
很多时候,基于客观数据的调查与统计,往往能够呈现更多的真相,甚至颠覆人们一贯秉持的成见。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薪酬状态为例,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更容易就业,毕业后的薪酬更高,固然是人们的普遍认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名牌大学便是更好职业与更高薪水的保证。
相反,同龄的毕业生,同样年份的职场历练,三本院校毕业的软件工程师月薪达2.5万元,而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月薪8000元。尽管这是完全不同的职业选择,行业之间的差异也本无直接的可比性。拿三本院校的软件工程师与北京大学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比薪情,的确显得不够科学。且不说职业与人生本无绝对可比性,更不能单纯以薪酬来判断成败。即便是专业、行业上的差异,仅仅是个案的对比,也不具备普遍的参考意义,更不足以得出三本院校就业和薪酬高过名牌院校的结论。现实中,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好工作,更容易获得高薪,多半也仍是高概率事件。
但是,即便三本院校毕业生的“逆袭”,仅仅是个例,却仍然足以颠覆人们固有的偏见。现实中,自以为进了名校便前途无忧,削尖脑袋钻进“热门”专业便锁定高薪,倒是常常事与愿违。事实上,名校热门专业,固然是一块相当不错的职场敲门砖,但职业生涯的发展,却注定是一场长跑,如果缺乏长期坚持的毅力,甚至躺在文凭和出身上吃老本,先发优势急转直下为劣势,也就在所难免。至于名校毕业生被三本院校的“逆袭”,也不过是龟兔赛跑的新版本罢了。
而对于一些公认“高大上”热门专业的盲目追逐,不仅缺乏对于专业前景和发展的认知,更罔顾这些专业与自身的兴趣特长是否匹配,因为追逐热门而迷失了对自身的认知,更不知导演了多少出人生憾事与悲剧。相比追逐最好的职业,充分认识自我并选择最适合自身的职业,恐怕才是真正意义上最好的职业。
基于此,三本院校毕业生的“薪情”逆袭,当然不必过度阐释。但其对于专业的选择,职业的发展的启示,却仍然值得深思。
采桑子:各种歧视,精英制造 2012-07-27 |
杨国栋:博士求职“查三代”背后的救济缺位 2012-12-10 |
肖 华:职业教育不能成平民教育 2013-04-17 |
杨福家:直面“文凭贬值”背后的教育失衡 2013-07-05 |
而 喻:别让农村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2014-01-06 |
中工时评:高校使“空校计”暴露教育产业化... 2014-02-28 |
劳动话题:“三本”怎样才能改职教? 2014-03-18 |
熊丙奇: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高职 2014-03-25 |
王 地:发展职教仅靠“工士”学位远远不够 2014-06-24 |
南京日报:让职业教育创造更多人生出彩机会 2014-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