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新闻观察-正文
治理“网络雾霾”别再“等风来”
邓海建
//m.auribault.com 2017-12-28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治理“网络雾霾”不能等水军及其组织者们良心发现,更不能等着7.51亿网民“转型升级”成火眼金睛和智慧化身。

  “应该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网络雾霾。”12月25日,阿里巴巴呼吁对“网络水军”进行打击。阿里不是第一家对“网络水军”宣战的企业,此前,包括小米、华为、万达等在内的企业都因遇到网络水军的诋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企业声誉。(见12月26日《华西都市报》)

  “水军”汹涌、“黑粉”如潮,面对“网络雾霾”,实力强的大企业抗击网谣的能力还强些,比如此前万达正式起诉造谣传谣自媒体,“各索赔500万、且追究刑责”;但小企业往往在网谣的抹黑和破坏中深受其害,比如塑料紫菜谣言导致福建晋江等地区紫菜行业遭受重创,经济损失逾1亿元,不少散户破产。遗憾的是,尽管判刑的判刑、辟谣的辟谣,网络水军仍浩浩荡荡,黑灰产业难以禁绝。

  今年初发布的《网络黑色产业链年度报告》显示,黑灰产业的日交易额可以达到数十亿元,2016年总收入达千亿级;网络黑灰产业从业人员达数百万。一边是刷单炒信,从底部蚕食市场的信任链条;另一边是造谣诋毁,为获得10万+级阅读量而不择手段或为了恶意竞争而向对手猛泼脏水。

  对于“网络雾霾”,应当从两个维度审视:一则,这是世界性难题。二则,“网络雾霾”在炮制和传播谣言的同时,边缘化了正常的舆论声音、客观公正的价值体系,逐渐使网络成为“谣言集散地和放大器”,不断误导公众、扰乱社会秩序。在技术迭代、网民云集,秩序与价值体系亟待规范的当下,规矩和纪律亟待严明。如果不能系统地治理“网络雾霾”,或者仅仅靠企业的控诉和自我救济,最终恐怕又会沦为一项沉疴旧疾。

  早在2014年,中央外宣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就联合下发了《深入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开展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在一段时期取得过不错的效果,但从长远看,运动式的打击难以形成长效震慑,不足以规范网络环境。

  因而,一个越发清晰的共识是:谣言止于智,更止于治。治理大气雾霾,不能光靠“等风来”,同理,治理“网络雾霾”也不能等水军及其组织者们良心发现,更不能等着7.51亿网民“转型升级”成火眼金睛和智慧化身。惟有站在保障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荡涤网络世界黑灰风气的高度,从源头上认识“网络雾霾”的危害性,将治理议题上升为立法与制度的高度,遍地网谣和水军才有可能收手、罪恶产业才有可能收敛。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放性大学,年轻人呼吸于此,我们的孩子甚至就生长于此,我们自己也都依网为生。”对“网络雾霾”,是时候重拳治理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