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来呀,我们互相伤害!”这本是句网上流行的戏谑之语,表达网友间“相爱相杀”的玩笑式情绪。如果“犯罪之乡”不躬身忏悔,“互害型社会”的危害必然不远。
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猝死案发生后,有“诈骗之乡”之称的福建安溪被重新挖掘出来。多方人士反映,当地一些人甚至认为诈骗是种“谋略”,他们不以诈骗为耻,而“以诈骗不到钱为耻”。(见9月1日《新京报》)
从勤劳致富的“茶都”到不劳而获的“诈骗之乡”,地域标签的转变,实则是个体价值取向逐步外溢并侵蚀集体价值取向的体现。
一个好好的“茶都”怎么就成了诈骗窝?贫穷是当地人眼中的罪魁祸首。不容否认,在一些地方,田地荒芜、人口外流,安居乐业并不轻松。可古今中外从不缺贫困之处,也不是所有穷乡僻壤都出问题。贫穷显然并非集体行骗的必要条件。
以诈骗起家甚而致富,却并未遭到道义上的谴责,结果便是应验了“坏苹果法则”的作用——一个人“带坏”一个村。而这同样是另外某些地方成为所谓“犯罪之乡”的重要原因。
文明古国,民风淳朴。“仁义礼智信”的崩塌,很难说是某方面的问题。经济社会和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让包括村规民约在内的诸多社会契约纽带发生断裂,在旧的秩序被时代侵蚀、新的法治思维尚未到位的“洪荒”中,“诈骗自古有之,两军对垒时常用,是一种谋略,对社会带来的伤害也仅是‘骗骗人而已’”的自我消解便不足为奇,罪恶感便也显得无足轻重。
混淆了善与恶、是与非,便作恶不自知,甚至以恶为善。任由这种与社会主流相撕裂的价值观滋生蔓延,其后果就是形成互害型社会。在“罗生门”的故事中,撕扯一具尸体的头发卖钱的老太太,在被路人指责没人性时,却说“你知道她生前是个什么样的恶人吗?”这名路人恍然大悟“为了生存,还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抢走了老太太的衣服。
对弱者不再同情,对他人尊严不再敬畏,即便成为掠夺者,之后何尝不会被人掠夺?当诈骗被奉为“谋生手段”,当“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心理席卷而来,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那“罗生门”下的老太太?
“来呀,我们互相伤害!”这本是句网上流行的戏谑之语,表达网友间“相爱相杀”的玩笑式情绪。如果“犯罪之乡”不躬身忏悔,“互害型社会”的危害必然不远。
在挽救人心与道德的路上,有人提出诸如基层治理、社会共建、回归乡土文化等建议。眼下,更重要的是“医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找到他们最缺失的,在推动不同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同时,强化基层治理,尤其是让对法律、道德及公序良俗的敬畏深入人心,才恰是对症良药。
长沙晚报:古建筑频遭火劫烧痛了谁2014-01-28 |
韦应成:政府为“自费反腐”买单留住良心2014-04-29 |
佟 彤:国人缺少健康“朝圣地”2014-06-23 |
佟 彤:国人缺少健康“朝圣地”2014-06-25 |
冯俊锋:在阅读中想象美丽乡村2015-06-18 |
公众爱心,亟须法治“护航”2015-10-23 |
魏英杰:方舟子律师涉嫌诈捐,制度层面不能...2015-12-31 |
别用乱贴标签污名化一个地方2016-04-29 |
诈骗频出,别只归因到贫困2016-08-30 |
“诈骗之乡”背后的乡土文明哪去了2016-09-0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