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社评-正文
新闻发布:每个责任主体都应争当“优秀”
林琳
//m.auribault.com 2017-05-2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信息发布、获取渠道不断拓宽、增加的前提下,在谣言动辄挑逗公众情绪和行为的现实下,新闻发布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只有平时下足功夫,对分内之责、分内之事了如指掌,才有底气、有勇气去发布信息,只有敢于担当、实事求是,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更积极、主动地回应社会关切,才能赢得更多公众信赖。

  据5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77个中央部门和单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年度的新闻发布工作进行了评估考核,外交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门和上海、浙江、安徽等8个省(市)被评为优秀。这些部门和地区的共同特点是,对中央关于新闻发布工作的系列要求执行较好,新闻发布工作整体水平较高,发布活动保持较高密度和频率,能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等。

  新闻发布,是一项与百姓权益、利益息息相关的政府工作。某地突发了公共安全事件,人们迫切想知道原因何在以及损失、伤亡情况;某地要出台某项政策措施或法规,公众迫切想了解相关背景、意义影响、实施步骤等;谣言充斥网络,人心惶惶,则需要有关方面澄清事实、进行科普……这些,都有赖相关部门和地区及时、有效的新闻发布。

  考核各中央部门和地区的新闻发布工作已非首次,公布考核结果却是头一遭,而这本身就是一次“新闻发布”,是一次年度考试。公开的目的则是刺激大家比拼赶超,哪有短板补哪里,好的可以更好,不好的要努力变好。现在,优秀的是少数,未来,不优秀的才应是少数。

  公开考核结果,也展示了一种欢迎群众监督的姿态。一些部门和地区戴上“光环”的同时也有了压力,今后再有需要信息公开、舆情应对、澄清谣言的情况,人们便会用优秀的标准去衡量和审视——新闻发言人是否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态度是否坦诚;事发多久后相关部门才召开首次新闻发布会;主要负责人、“一把手”是否亲自出席了发布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也有资格、有权利评价相关工作,给政府打分。

  应正视的是,在新闻发布、信息公开方面,不管是考核中的优秀者还是未上榜者,目前都还有较大进步空间。因为现实中仍不乏这样的情况——媒体曝光的事件迅速成为舆论焦点,所涉地方政府和部门却迟迟不予回应,有的还通过官方微博、微信等发布一些不恰当的言论或图片怼公众,事后再以“电脑中毒”“管理员个人行为”等理由搪塞;有的地方和部门回应得神速,但往往一句“正在调查处理中”便没了下文;还有的回应前后矛盾、漏洞不少,反复“打脸”……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信息发布、获取渠道不断拓宽、增加的前提下,在谣言动辄挑逗公众情绪和行为的现实下,新闻发布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不仅关乎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实现,关乎百姓的诸多切身利益,而且关乎社会治理能力和效率,关乎政府权威和公信力,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相关部门和地区只有平时下足功夫,对分内之责、分内之事了如指掌,才有底气、有勇气去发布信息,只有敢于担当、实事求是,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更积极、主动地回应社会关切,才能赢得更多的公众信赖。希望明年,更多的部门和地区能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共同促进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和体系迈上新台阶。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