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逢“捐”作戏
林琳
//m.auribault.com
2017-07-14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 更多 |
赵春青 图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河北邯郸涉县新建成的一所希望小学近日遭遇一桩怪事:一家单位在捐助贫困学生的爱心拍卖会上,当众将写有20万元的现金支票模型送到校领导手中,事后却只给了2000元。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20万元现金支票”属于一个演出道具。
这种捐助形式,人们并不陌生,但事后赖账、捐款金额大幅缩水的情况还真是“物以稀为贵”——这家企业是叫“逗你玩”吗?捐资助学是件严肃的事,也是全凭自愿的事,不想捐可以不捐,但不能“虚晃一枪”、往自己脸上贴金,没人陪你表演“爱心”。而且,这恐怕还不是一句“演出道具”就能搪塞过去的事,类似的捐赠款项“发票牌”其实是对受捐人的承诺,不按约定内容履行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编辑:张苇柠
毛开云:恪守志愿者精神拒绝“悔捐”2014-05-12 |
韩 睿:生留“好声音”,死亦“送光明”2015-01-19 |
诈捐背德2016-03-11 |
快评论2016-03-14 |
【图说】“扣捐”2016-04-05 |
【长征精神】走好新长征路要多些落细落小落实2016-10-24 |
“逼捐”扶贫2016-11-04 |
过度消费“小马云”是平庸之恶2016-11-23 |
别把“春节打车难”的怨气都撒在滴滴身上2017-01-23 |
“修面”2017-04-28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