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一部贯穿法治精神的报告
秦平
//m.auribault.com 2017-10-19 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 更多

  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工作的成绩,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报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通观报告,我们看到法治精神贯穿了报告的始终。毫无疑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在治国理政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巨大。

  首先,报告把依法治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和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凸显了法治的核心地位。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其次,报告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基础。理论是实践之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和法治体系建设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报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的本质属性,只有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理论建设和理论研究才会有方向。

  同时,报告确定了法治在国家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报告提出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特别强调要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体现为,维护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体现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体现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政;体现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还体现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更体现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真正做到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报告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充分展现。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从严治党,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增强执政本领,要“坚持法治思维”;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农村振兴战略,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治理,要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维护国家安全,要“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建设美丽中国,要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加强军队建设,走强军之路,必须依法治军;推进祖国统一,必须坚持“一国两制”方针等等。显然,法治是十九大报告中一条不容忽视的主线。

  行大道者,法治天下,谋万世者,以法为基。纵览十九大报告,毫无疑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法治将以其在治国理政中的独特价值和不可动摇的地位,成为最强的声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无疑包含着对法治的需要,对安全的需要,对公平正义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前途光明、任重道远,让我们振奋精神,以党的十九大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天地。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