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展现中国品牌的微笑曲线
盛玉雷
//m.auribault.com 2017-03-21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好企业不是政府管出来的,好品牌更不是坐在办公室设计出来的,应该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给每一个企业发挥想象力的舞台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这样一个数据值得深思:中国工业产品有220多种产量世界第一,但是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只占一个。对比之下,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更加注重高附加值的品牌建设,无疑将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新的路标。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战略机遇的内涵,正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无论是转变发展方式,还是注重提质增效,都需要让中国经济进入世界产业链的上游,在这个过程中,品牌建设是重要一环。

  一路走来,中国经济也日益从低端廉价产品向高附加值阶段迈进,中国品牌的影响力日益增大。服务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为公司,有3万多非中国籍员工,海外本地化率超过七成,成为中国企业迈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运营里程达2万多公里的中国高铁,占世界高铁总量65%的同时,更在国际合作项目中崭露头角,成为享誉全球的名牌;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首飞在即,世界航班从此有了“中国号”的身影。显然,“中国”已经成为谁也无法忽视的品牌,在世界风云变幻的经济蓝海中迸发活力、蜕变成长。

  更要认识到,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品牌建设依然处于襁褓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劣势。品牌实际上代表着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同,并由此获得消费忠诚和高附加值。品牌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在各个行业形成既定品牌格局的情况下,打造中国品牌会遇到更多挑战。有这样一个对比发人深省:去年华为、OPPO、vivo等国产手机的出货量均进入全球前五,但手机行业的总行业利润被苹果和三星拿走了93.8%。既要提高国际知名度,又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还要多创造利润,中国品牌要既叫好又叫座,可以说是任重道远。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当前,世界经济仍然处于长周期调整过程中,逆全球化、保护主义等思潮泛起,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过度依赖过去廉价出口的发展方式,必将难以为继,唯有加强品牌建设,才能在国际经济分工中获得更多经济剩余。在第十八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有记者请与会专家用一个词来形容当前中国经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选择用“Fascinating(令人着迷的)”来表达他的观点:“中国经济在供给侧领域的很多改革,对一个经济学家来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事实上,品牌建设首先是生产能力和营销能力建设,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

  因此,应该把品牌建设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从目前来看,不仅要学会做减法,也要善于做加法。在一些地方,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往往就简单理解为化解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事实上,光做减法还不够,还应该把浪费在过剩产能上的资源抽出来,用到更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上,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更要认识到,好企业不是政府管出来的,好品牌更不是坐在办公室设计出来的。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给每一个企业发挥想象力的舞台,才能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也方能让百年老店行久致远,让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有一个“微笑曲线”理论:曲线底部是生产,而两侧高处是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领域。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仅要看总量和规模,更要看有多少世界知名品牌。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相信,中国的品牌建设,也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风景线。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