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在“唐山记忆”中汲取复兴力量
曹鹏程
//m.auribault.com2016-07-2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唐山地震纪念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是永远的创痛。逝去的生命提醒着后人,废墟中展现的“唐山精神”激励着国人。只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才能更好迈向未来

  京东三百里,百里凤凰城。在中国人的记忆中,唐山就是凤凰涅槃的再现。7月28日,唐山抗震救灾迎来40周年纪念日。正在唐山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敬献花篮并向纪念墙三鞠躬。40年前的大地震虽然摧毁了一座城市,但摧不垮唐山人民和全国军民的坚强意志。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注入社会主义新的时代精神。

  唐山记忆中,最撼动人心的是危急时刻人们展现的高贵良知。有位母亲回忆,大地震袭来时正要生产,医生都去救人了,是乡亲帮助接生,用铁片割断脐带;孩子的父亲救出产妇,回过头就去救别人,徒手扒出3位邻居,但自己的母亲、弟弟、岳母都遇难了;出生后,产妇吃的是代销点最后一点红糖,孩子吃的是村里“百家奶”……大灾骤至,活着的人没有等待、没有抱怨,表现出空前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这成为后来被誉为“唐山精神”的核心。守望相助、舍己为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唐山记忆中不变的朴素底色。

  唐山记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举国动员的社会互助机制。当年唐山市委迅速建立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以及基层支部建立的各种自救组织,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之后,全国的力量都被迅速动员起来,10万多名伤员被陆续运送到11个省市,14万名解放军、5万名干部和工程技术医务人员、数十万吨物资驰援唐山,10多万建筑工人参与重建。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恢复,唐山城市基本生活就趋于稳定,随即开始新唐山建设,几乎被彻底毁坏的唐山最终以现代化新兴城市的雄姿重新崛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在大灾大难面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吃苦在前,冲锋在前,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

  俄新社曾这样评价中国的抗震救灾:“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唐山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最大的一次灾难,从可歌可泣的唐山记忆出发,无论是九八抗洪的众志成城,还是汶川救灾的全民动员,我们党不断从磨难中汲取经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姓的这个‘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唐山孤儿”的心声与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遥相呼应:“把人民凝聚起来,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能经受住前进道路上的各种严峻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

  防灾减灾救灾,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天的防灾减灾救灾,面临着更复杂的社会形势和更高的工作要求。从注重灾后救助转向注重灾前预防,从应对单一灾种转向综合减灾,从减少灾害损失转向减轻灾害风险,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唐山地震纪念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是永远的创痛。逝去的生命提醒着后人,只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我们才能防患于未然、临危而不乱。

  40年间唐山人和凤凰城的巨大变化,引领人们穿越大地震的伤痛,迈向新的希望之路。从唐山到汶川、芦山,我们铭记一次次战胜灾难的历史记忆,凝聚起走向复兴的无尽力量。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