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在这之前不久,4月2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正式公开发布。在《若干意见》出台后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国家领导人就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传递出明确的信号,中央不仅高度重视,也着手采取具体措施,全面启动新一轮东北振兴。
东北是我国著名老工业基地,资源丰富,重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在建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走在了全国前列。笔者20多年前第一次到访东北,虽然那时候东北的经济发展已开始渐渐慢于沿海开放省市,但对当地较高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依然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国的工业化兴起于东北地区,它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国家的大规模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冠以“共和国长子”的盛名。然而,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全面确立且向纵深发展的情形下,东北的经济发展步履沉重,疲态尽显。
为此,2003年,国家出台实施了东北振兴战略。当时,全球经济平稳发展,国内经济也处于上升期,经济对基础设施,特别是对一些原材料和原材料初级加工需求较旺,再加上国家对东北地区的大量投资,一度使东北的经济发展恢复了生机。不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进入了再调整、再平衡的时期,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固有矛盾显露无遗,体制与机制的僵化,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的滞后等因素,导致近一两年东北经济发展失速明显,财政收入下滑严重。经济发展的活力不足也拖累了社会发展,其中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人口严重外流,尤其是各类人才和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出。
这次为了振兴东北,《若干意见》立足于“四个着力”,即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全面推动东北地区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生态转型。为了支持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国家也将制定“三年滚动计划”,在基础设施等领域初步计划了13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达1.6万亿元。
有政策的支持,有资金的投入,这是振兴东北所必不可少的。可是,最重要的还要靠自身努力,“等靠要”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东北要振兴,固然中央的扶持不可或缺,但要从长远计,首先应是东北人的振兴,是这块土地上人的精神气质的振兴。其中,很关键的一条,在笔者看来,是要大力提倡和培育两种精神。
一是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了工匠精神,这对于振兴东北尤其具有特别意义。何为工匠精神,简言之,这是对执着、坚定、敬业、踏实、专注等的精神面貌的一种高度概括和浓缩。为了推动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以《若干意见》为重要载体,中央从经济、民生、生态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而且力度更大、范围更广。有了好的政策,关键是如何落实。而要做到落地有声、落地有用,尤其离不开执着坚定、脚踏实地的精神追求和工作作风。否则,再好的政策也难奏效。
过去,东北产生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并走出了黑土地,成为全国人民的精神榜样。如今,东北依然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代表中国制造水平的高铁、核电、能源等的核心装备都产自于此,这不乏正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当下,由于种种原因,东北陷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然而,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对人的精神面貌的一种考验。面对眼前的困境,中央的大扶持是一方面,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则是另一方面,也许是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个时候,行胜于言,心要静得下,神要沉得住,排除杂念,把份内的事做好,将工匠精神贯穿始终,方能迈出摆脱困境的重要一步。
二是创新精神。如果说工匠精神强调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埋头苦干精神,那么,创新精神则强调的是一种勇于开拓的求新求变精神。客观而言,这些年来,东北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与沿海地区相比,创新精神体现得不尽如人意,经济社会发展的困境背后,折射出创新精神的缺失。相比较来看,东北自然条件优越,工业基础雄厚,但这种优势,往往可能让人淡忘了勇于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特别是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些固步自封,未能跟上时代的脉搏,当其他地区正在积极谋新谋变时,东北不能不说惰性有余,创新不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处于首位,并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对于目前处于困境当中的东北而言,值得深思并付诸实践。因此,振兴东北,除了积极落实中央的政策,用足用透,还应大力提倡和培育创新精神,把中央的扶持视作一种发展的机遇,当作开拓进取的一种推动力。无论是体制机制改革,还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人才科技培育与发展等,可以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的引领。过去,依靠闯关东精神,才有了东北曾经过的辉煌。而今,十分需要把这种精神演进为创新精神,以创新谋振兴、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央的扶持下,发展的步伐才能迈得更实、更远。
总之,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要紧密结合,以工匠精神做脚踏实地之事,以创新精神谋长远发展之策,两者相得益彰,振兴东北由此可期。(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不忘期许,振兴东北2015-07-20 |
张 建:定力和自信对东北解困至关重要2015-07-23 |
重振东北考验干部担当2015-07-27 |
铭记历史是为了珍爱和平、开创未来2015-09-06 |
东北经济转型升级须突破“路径依赖”2015-09-25 |
东北经济转型升级须突破“路径依赖”2015-09-25 |
振兴东北要敢于在体制机制上动刀2016-01-05 |
坚持辩证和发展看待形势提振信心2016-02-24 |
期待慈善法催生出“大慈善”2016-03-10 |
算好“三本账” 打赢东北振兴这场“硬仗”2016-05-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