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咋让“不敢说话”的常委开口
张全林
//m.auribault.com 2016-03-28 来源: 检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从2015年2月江西省会昌县委书记傅春荣被查至今,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旗)中,40余名县委书记“败下阵来”。“只要我张口,下面没有常委敢说话的。”甘肃省华亭县原县委书记任增禄贪腐案牵出该县129名官员,几乎重要部门“全覆盖”,当地干部评价他“一个人带坏了一个县”。

  “三观”摆不正,难免邪路行。从一些落马县委书记的情况来看,贪腐成性背后往往伴随着信仰缺失和生活堕落。这是县委书记变质的内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其腐化的条件可能有很多种,“只要我张口,下面没有常委敢说话的”,就是这些县委书记腐化的重要条件。

  权力到了绝对化的境地,肯定会滑向腐败。权力运行的良态,要靠监督和制约来维系。我国在现行体制架构下,对领导干部监督的渠道虽多,但最管用的是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因为同在一个班子,相互之间能摸得透底,做的事合不合规矩,同事之间最了解。一旦常委们弄到不敢说话的地步,这互相监督的机制便荡然无存。

  习近平提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其中“敢于担当”体现在哪些方面?至少该说的话要说出来,做到敢于说话吧。如果连意见都不敢说出来的领导干部,老百姓还能指望他干什么?装聋作哑的常委不可能都是无话要说的主儿,只因为不敢说,是怕得罪“一把手”,以后没好果子吃。怕犯上而闭口不语,说到底不是光明磊落、襟怀坦白的人,连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那些敢于“犯颜直谏”的封建社会官吏也不如。“不敢说话”的领导干部,其官品、人品价值几何,老百姓不难掂量出来,上级组织心里也应该有数。“不敢说话”的真正原因恐怕不是惧怕“一把手”这个人,而是怕他在涉及自己进步升迁的关键点上填坏言、做扒场事。私心战胜了公心,就会丢弃公义和原则,作出明哲保身、作壁上观的选择。

  其实,县委书记与班子成员的人事管辖权同属上一级党委,从近些年干部任用的实际情况看,其他常委的职务调整,县委书记并没有多少影响力。依理而论,作为同级常委,没必要过多顾及书记的威权。有些常委之所以在书记面前噤若寒蝉,怕是存在过度“维护班长权威”的思维定势,本质上还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缺乏责任心。县委书记在干部序列中说起来级别不高,但地位特殊,远离上一级政治中心,让人觉得“山高皇帝远”,如果权力任性必然滋生腐败。而最有效的监督,就是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如何明确班子成员相互监督的责任?除了民主生活会的方式之外,还应该细化完善监督失察连带负责的追究机制。用制度撬开常委们的口,有利于消解“不敢说话”的官场禁忌。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