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吸费 培训变味
            
            | 分享到: | 更多 | 

美堂
记者调查发现,预付费在教育培训行业中普遍存在,不少培训机构的预付经费高昂,少则几千,多则十几、二十万,部分培训机构为促销课程,还推出了各式预付费算法,纷繁复杂。近年来,众多培训机构卷巨款跑路现象时有发生,也与培训机构预付高、退费难这一“通病”息息相关。(2017年11月20日《北京青年报》)
教育机构热衷用时间跨度大、金额高的预付费来“绑架”学生和家长,一来短期收取大量资金,利于机构运转;二来可以长期“霸占”学生,排挤竞争对手。只是其中隐藏着退费难,克扣费用甚至是“跑路”等巨大风险。提醒家长谨慎小心的同时,相关部门更应加强规范和监管。
有道是:教育培训一窝蜂,天价收费乱象生。预付算法弯弯绕,小心跑路把人坑。另有诗为证: 预付容易退费难,失信跑路昧金钱。行业乱象盼监管,依法查处要从严。
文/字知之明 诗/泥河清心、悠然阿朵 题/心雨zyh
             编辑:张苇柠
            
           | 人去楼空2014-10-20 | 
| 学费打水漂2014-10-21 | 
| 以培训之名行圈钱之实凸显监管乏力2016-06-24 | 
| 以培训之名行圈钱之实凸显监管乏力2016-06-24 | 
| “贷款保险”岂能强买强卖2016-11-28 | 
| “课外班”圈钱跑路该由谁来负责2017-01-12 | 
| 不能让预付卡“卡”住消费者2017-09-18 | 
| 肥肉2017-11-21 | 
| 预付费模式套路当之谨慎2017-11-21 | 
| 规范教培行业收费模式 推进实施预付费托管2017-11-21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