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巩育华: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m.auribault.com2015-10-19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我家的相册里,有一张老照片。1999年的秋天,全家登上西安古城墙游玩览胜,忽见几位金发碧眼的年轻人出现在古朴的青石城楼间,十分醒目。那时,在街头邂逅“歪果仁”是新鲜事,全家人既兴奋,又很腼腆。我鼓起勇气,用蹩脚的英语跟他们打招呼,原来是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相机记录下一个中国家庭与外国人的第一次交集。

  短短十几年过去,中国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仅在2014年,就有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万人来华留学。

  这种吸引力,离不开中国教育的争气。中国在教育领域的投入之高有目共睹,软硬件的飞升、国内外人才的聚集,合力促使中国教育积累起越来越多的闪光点。以往来中国留学,学中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多,近年来,主修经济学、工程学留学生增幅显著。在日前公布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的工程类专业力压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欧美知名理工院校,位居世界第一。当一个国家高校的学术地位、教学质量处于快速上升期时,借助这种优势成就自己,自然成为越来越多留学生的选择。

  与此同时,中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努力为外国学生进入中国学习减少了障碍。截至目前,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已经走过10个年头,全国经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达2000余个。去年,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开办分校,更是让中国经验出口海外。在引进来以及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教育取长补短,也逐步学会如何兼容并包,成长为世界各国人才的摇篮。

  事实上,中国大学迅速“涨粉儿”,并不使人意外,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国力提升带来的国家魅力值上升。人们愿意和有前途的人做朋友,外国人当然也愿意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使“远人”来,古已有之,并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国家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然。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有了留学生充当桥梁,中国的发展将获得更多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而长远来看,留学生增多、软实力增强,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可以料想,只要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来华留学生的数量还将继续增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