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陈忠实的影响力源于何处
路中林
//m.auribault.com 2016-05-06 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 更多

  5月5日上午,著名作家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在西安市殡仪馆举行,上千人赶往现场为其送行。

  马尔克斯曾说过:“死亡使生命成为命运。”万人空巷的送行,已直观地反映出陈忠实在大众心目中的分量。作为从事纯文学创作的作家,陈忠实本人多次表示“纯文学还停留在‘圈内’”,这更加深了下面这一问题的意义,即:陈忠实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

  陈忠实的影响力,源于其“四十年如一日”的创作实践,特别是《白鹿原》这部小说,立足于渭北平原的小村庄,展示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史。而如此宏大的体量和思考,却不至令人望而却步,这无疑是因为作者切中了文学的本质、把握了创作的规律。文学需积极介入生活,勇于面对问题,才能引发思考、启人心智。现实主义的文学取向需要作家更富于思考,对生活、对民族、对历史形成自己的见解。《白鹿原》一开始并未获得广泛推崇,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坚持己见”的创作与当时的“时尚趣味”不相一致。“性”和“生存”这些直击人性的主题,陈忠实也丝毫不予回避,相反,正是这些主题使他的生活积累和持久思考得到更为显豁的表达,并最终获得人们的认可。有人责难《白鹿原》隐藏着不合时宜的“历史循环论”,其实,小说中的不同角色虽各有立场,但很难说谁代表作者的意见,更何况,中国文学素来讲究“言外之意”,作家并不强行给读者灌输特定结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陈忠实”,作家不会要求读者对自己所说的一切照单全收。具体到《白鹿原》这样一部以“民族的生存秘史”作为研究对象的作品,其直白的描述便已超越任何肤浅的“终极解释”,而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对“事实”更为直观的体验。正是这种开放性,让《白鹿原》少了纯文学中令人遗憾的“隔阂之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追求文学的“人民性”,决不能纸上谈兵。陈忠实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读者群,除了因其立意开放,还在于他在遣词造句上也努力做到“雅俗共赏”。《白鹿原》如是开篇:“白嘉轩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有笑话说,绝大多数年轻人在书摊上看了这个开头便决定把书买下来了。“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总书记的讲话令人击掌。文学如果不能“引逗”人们的兴味,又如何算得上文学呢?陈忠实的文字便极少故作深沉,反而常常不吝惜展示自己看似粗俗、实则直率的一面,而这恰恰是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陈忠实的逝世是我国文坛巨大的损失,但他丰富的创作实践却以文字的形式,深深印在民族的记忆中。在《白鹿原》问世之前,陈忠实曾反复提及要写一部“可以压棺材的书”,在《白鹿原》出版后,读者期盼下一部速速问世,可惜,最终“期待”成为“遗憾”。有学者将《白鹿原》比作《浮士德》,其实,观其“命运”,它更像《卡拉马佐夫兄弟》,同样未能完成的“下半部分”,展示出作家处理“现在”主题所遭遇的困难。“现在”虽然比过去复杂,如今不少年轻作家都直接以之作为创作主题,这是否可视为“薪火相承”的姻缘和默契呢?

  希望陈老先生一路走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