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焦点人物-正文
乔志峰:年轻妈妈“卖拥抱”,谁接招?
//m.auribault.com2015-07-28来源: 大河网
分享到:更多

  重庆为救女“卖拥抱”妈妈:多余的钱将捐出。重庆4岁女童娜娜不幸身患白血病,为治病,家里积蓄已经花光。孩子妈妈陈得娟不得已卖“拥抱”筹钱,十元一次拥抱。此事在网络上引起很大关注,不少好心人士伸出援手,陈得娟表示,随后会公开捐款金额,“如果有多余的钱,我们会捐给其他跟我们一样有困难的家长们。”(7月27日《华西都市报》)

  为给患重病的女儿筹救命钱,陈得娟居然想出了闹市“卖拥抱”的方法。这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即使在遭遇不幸的时候,她也没有放弃希望;这是一位让人感动的母亲,在向别人求助的时候,她没有用痛哭失声来博取同情,而是选择了拥抱的温馨方式。

  笔者看了新闻配发的照片,手举“卖拥抱”牌子的陈得娟显得是那么的无助,刺得人心里隐隐发痛。其实,“卖拥抱”所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感动,也不仅是同情,更多的是对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反思。如果公民遇到风风雨雨的时候,头上能有一把遮风挡雨的伞,他们怎么会去“卖拥抱”?即使拥抱能够“卖”个好价钱,能够帮助这家人度过难关,这样的方式也难以让人心安。每天那么多人遇到困难,总不能让他们都跑到街上去逢人就“抱”吧?

  因病陷入窘境、万般无奈只好以类似于“行为艺术”的方式自救,相似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有人下跪求助,有人“卖身救母”,甚至有人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据说是为了“烤死癌细胞”……虽然这些做法确有“炒作”之嫌,但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更应该将其当作一种诉求的另类表达。而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则说明这不是某个公民、某个家庭的特殊遭遇,而是折射出整个医疗和福利体制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从制度上“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充分的医疗和福利保障,而不必绞尽脑汁通过策划和炒作自救,才是真正的治本之策。

  或许有人会说,出了问题就归咎于体制,是最简单、最不愿动脑子的做法。医疗和福利保障,涉及到很多因素,跟社会发展状况、经济水平等等都密不可分。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像发达国家那样,给公民建立起严密而普适的福利保障。可是,这毕竟是一个大方向,应该不断朝着这个目标付出真正的努力,而不是知难而退,甚至将人口基数太大之类的“国情”当成不作为的借口。发达国家的保障体系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日拱一卒、每天迈出坚实的一小步,就能离目标更近。

  年轻妈妈“卖拥抱”,确实有效果——“卖拥抱”筹得一部分钱,各地网友看到消息后也纷纷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进行捐款。我们在对“还是好人多”感到欣慰的同时,难免也有几分诧异:为何第一时间做出积极回应的,都是个人?那些传说中的“相关部门”,为何没见到他们的身影?媒体报道了、形成网络热点了,他们不可能看不到吧?当然,或许他们正在进行“研究”,很快就要拿出“有力措施”来了。但即使这样,未免也有点过于“后知后觉”,工作效率也显得有点不那么尽如人意。

  年轻妈妈“卖拥抱”,谁接招?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应该为此有所触动,而“相关部门”更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职责来,不让一个公民因病而陷入困境。每一次“卖拥抱”之类事件的背后,总有一抹无奈的苍凉,既有当事者个人的,也有社会的。在GDP连续以较高比例增长的同时,理应让每个公民都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