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讨薪不应成年终岁末“标配”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1月11日通报称,截至11日,该省共受理8304件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涉及13292名农民工,涉案金额4.34亿元人民币。
让恶意拖欠农民工的“黑心老板”付出法律代价,用法律为农民工撑起坚实的保护屏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这必将会成为一种常态。但是,我们不希望看到恶意欠薪问题频繁上演,不希望看到讨薪成为年终岁末的“标配”,更不希望出现农民工因讨薪而上演令人痛心的各类惨剧。
近些年来,我们欣慰地看到,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仅公众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大家的法律意识也不断提升。一些农民工遭遇欠薪后,开始通过法律途径拿回自己应得的报酬。然而,也有一些讨薪农民工为了捍卫自身权益采取了一些极端之举,这既把自己送上了违法犯罪之路,也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为了解决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相关部门无疑应积极作为,为农民工维权营造温馨的“绿色通道”,依法捍卫农民工权益,同时倒逼用人单位自觉恪守国家法律法规,用行动来尊重、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陕西省石泉县公安局指挥中心 周英宇)
交警执勤要善于发现和排除隐患
2016年春运即将来临,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随之增多,交通环境也将变得更加复杂。道路上除了有明显的交通违法行为大量存在,还有一些或明或暗的安全隐患威胁着出行安全。这就需要交警执勤时“睁大眼睛、竖起耳朵、俯下身子、转动脑子、放开膀子”,善于发现和排除隐患,切实维护好交通秩序。
“睁大眼睛”是指要多用眼睛去观察路面交通情况,及时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安全隐患,迅速采取相应管理和防范措施,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竖起耳朵”是指要多倾听驾驶人、车主和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整理,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把群众好的建议和反应的问题向上报告:“俯下身子”是指要深入管理一线,走到驾驶人和群众中间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转动脑子”是指要多调查、多思考、多分析,适应形势发展,拿出管理新措施,提高交通管理水平,顺应群众对交通管理工作的新期盼:“放开膀子”是指工作中要积极主动、爱岗敬业,不能畏首畏尾。要放开手脚大胆管理、大胆执法、大胆创新,服务于民、取信于民。
(安徽省宿松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李政平)
微信盗号谣言见证网谣的杀伤力
据报道,1月10日晚上,正当微信朋友圈被微信公开课PRO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刷屏之时,突然有消息称该应用链接会盗取微信号和支付宝号。随后,各地警方、腾讯、支付宝等陆续进行辟谣。但是,事件造成的影响并没有消散,大量的人信以为真,腾讯官方证实上百万用户解绑微信捆绑的银行卡或提现。
一个小小的微信公开课PRO版测试,却成了网络谣言产生的诱因,这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结果。由于朋友圈的“熟人属性”,使得并不高明的谣言像病毒一样在网络微信中疯传,并加剧了打开链接的缓慢。微信团队通过公众号发出声明进行辟谣,并承诺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的责任,这样的事后补救措施固然值得肯定,但由此产生的原因却需要引发思考。从谣言产生到蔓延,说明其在防控和应对的措施上,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如果再加上微商中被人诟病的“杀熟”行为,也都说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还需要通过各方的力量进行发力整治,尤其是作为平台提供者如何履行好自身的责任,确实值得思考。(四川省营山县 唐伟)
“常回家看看”靠法律更要靠自觉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回家看望老年人。”《甘肃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近日施行,条例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家庭成员的平均水平。
其实,两情相悦的“常回家看看”,既不需要法律申明,也不需要司法强制,而是需要道德的自励。而且,法律上的“常回家看看”该怎么界定?多长时间、什么频率才能算“经常”呢?是否经常探望老人又由谁来监督呢?即便有老人以“子女不常探望”为由提起诉讼,首先要面临取证上的“两难”,老人说子女“不常回家看看”,若子女说“常回家看看”,法官怎么居中裁决?事实上,“常回家看看”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子女对老人的精神抚慰,不仅是看望老人的次数,也不单是与老人待在一起的时间长短,而是“质量”。如果子女“常回家看看”是基于法律的、司法机关的,或者社会舆论的强制,那么,这种不情不愿的、勉勉强强的“常回家看看”,非但不能慰藉老人的精神或情感,反而会使人备受折磨。为人子女者应无需法律的强制而能自觉抽空回家和父母说说话、聊聊天。这是因为,孝不是施舍物质,也不是施舍感情,而应是基本人性。(河南省南阳市 刘英团)
西安晚报:热捧最强声音 期待最强行动2010-01-04 |
钱江晚报:最强声音 穿透民心2010-01-04 |
钱江晚报:最强声音 穿透民心2010-01-04 |
西安晚报:热捧最强声音 期待最强行动2010-01-04 |
齐鲁晚报: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2011-05-27 |
刘 歌:“好声音”以情动人2013-01-08 |
赞美“中国真声音”2013-03-14 |
毛建国:别让“好声音”随两会结束2013-03-19 |
李 斌:声音的重量2014-03-03 |
陈 原:声音是一种文化标志2015-11-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