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主持人:这两天,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微信朋友圈里,一条题为《在大学里和陌生人kiss,原来是这样的一种体验》的微信被传得火热。记者获悉,文章作者南航在读本科生,他和一群爱好摄影的学生创建了摄影团队。3月中旬,他们在南京高校发起“你好,陌生人”活动,获得不少大学生响应。活动要求参与者与陌生人亲吻,以表达彼此间的信任。有人甚至参加活动献出了初吻。
陈广江(山东 媒体人):从活动的视频看,“你好,陌生人”活动不像西方“亲吻礼”那么单纯,更像是情侣间的亲密接触。这种亲吻具体是什么体验,恐怕只有参与者能真正体味,但在旁观的大众看来,活动已经变味。把感官上、心理上的刺激当创意,创意的标准未免有点低。
主持人:该活动声称是“表达彼此间的信任”,对此如何看待?
凌寒(武汉 职员):人与人之间,固然不该冷漠以对,咫尺天涯,但也不能热情过火,灼伤自己和他人。建立良好、温馨的人际关系,既需要个体之间的彼此信任,也需要道德环境、信用体系、卫生习惯乃至严明法制多方“塑造”而成,绝不是一个隐患重重的亲吻所能达成。亲吻不是化解人际隔膜的标尺。因此,这场“亲吻陌生人”活动除了香艳的噱头之外,不过是在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主持人: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张扬的时期,他们有一些创意和新奇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有些所谓“创意”却值得反省,比如在女生节打出的低俗标语。对此,高校自身似乎鲜有表态或引导。
张剑(四川 教师):几年的高校工作经历告诉我,我们的高校在对待学生的另类行为上其实是缺乏有效的引导措施的。他们要么对其视而不见,任由这种行为在校园里扩散、蔓延;要么严厉禁止,从规章制度上去钳制这类行为的生长空间。这带来的直接后果,要么是大学生的很多行为只表现在自由意识支配下的意向层面而缺乏必要的认知理性,要么是他们的行为因循守旧,不敢越规则与禁忌的雷池半步,没有半点朝气。这两种结果,其实都是大家最不想看到的。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高校在这类行为的引导上究竟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在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又为其提供了什么样的具体帮助。
京华时报:老妪饿死伦常何在2010-05-13 |
桂 子:拒做“熟悉的陌生人”2014-05-20 |
戚 伟:别拿别人的命“开玩笑”2014-08-14 |
赵清源:有一种深情叫爱陌生人2014-09-23 |
范正伟:别做“不见外的中国人”2015-01-09 |
周 磊:信任缺失,“怯”了多少“善意”?2015-11-06 |
代客扫墓遇冷并不意外2016-03-29 |
亲吻陌生人,只是自说自话的行为艺术2016-04-06 |
表达信任何必向陌生人“献初吻”2016-04-06 |
亲吻陌生人能亲出信任么2016-04-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