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观点PK-正文
国学与考试该如何“相处”
//m.auribault.com2014-04-18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郭睿 漫画

    据相关媒体报道,贵阳市中小学大规模推广国学教育,将《贵阳市国学教育读本》纳入地方教材,并将国学内容纳入升学考核内容中,同时,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国学培训,而培训方式,就是吟诵。

    这样的培训有何种价值,国学与考试到底该是何种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正方:国学进升学考核益于学生人格培养

    国学纳入升学考核体系,既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又有助于夯实中华文化复兴的社会基础。

    近日有消息说,贵阳市拟在全市幼儿和青少年系统适量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并准备将其纳入升学考核体系。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当代教育的重要创举,既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又有助于夯实中华文化复兴的社会基础,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试点和推广。

    国学经典是往圣先贤千百年来生命、生存、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和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载体,具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所以,国学大师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而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姚永朴说,“夫经之所言,乃人人之所固有,本于天理,惬于人情,历代信仰,莫之敢易”。

    的确,古代中国不仅以国学为精神信仰,且无论是官办学校还是民间私塾,莫不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基本教学内容,继而上则影响国家典章制度,下则渗透社会风俗习惯,使中国成为文化中国和经典中国。

    当然,古代中国教育把四书五经等经典作为基本教学内容,也和自然科学尚不健全和发达有很大关系。及至近代,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校教育内容也越分越细、越来越多,经典教育比重有所下降是客观趋势,不能违背。此一现象,不唯中国而然,欧美各国同样如此,而且比中国出现得更早。

    但是,降低经典教育比重不等于要取消经典教育。遗憾的是,民国肇建伊始,即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明令废止小学读经,并波及到中学和大学。自此而后,尽管不断有人呼吁恢复学校国学经典教育,但始终没有形成气候,得到实施——这是中国百余年来“拼命往西走”和“激烈反传统”的社会文化氛围使然。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在学校进行本国经典教育的大国。

    无论如何,因为取消了经典教育,学生越来越缺少关于历史传统、精神信仰、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基本共识,进而导致全民性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的混乱。同时,由于学校越来越偏重知识化、技能化、工具化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培育和心灵完善,使不少学生成为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即只注重物质和外在生活、不注重精神和德性修养的人,进而导致伦理失范、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一系列社会恶果。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已经走出“事事不如人”的历史阴影,既找回了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也面临着培养健全人格与完善心灵的重任。职是之故,民间读经运动方兴未艾,蓬勃发展。而教育部日前也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各级学校要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形成了官民同心协力共襄中华文化复兴大业的良好势头。

    贵阳市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尤其是将国学内容考试纳入升学考核体系,很好地纠正了当下部分地区和学校只教学不考试的国学教育偏颇,诚为当代中国教育一大重要创举,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民心民意,值得赞赏和鼓励。

    当然,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不能蜻蜓点水和凌乱无序。唯有将其作为一门“有之不必可、无之必不可”的必修课、考试课、学分课,并与学生升学、就业,乃至公务员等国家公职人员选拔考试挂起钩来,才能为学生乃至全民学习国学经典建立健全正向的引导机制,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夯实中华文化复兴社会基础的国学教育目标。(作者:慕朵生,系史学博士、旅美学者)

    反方:国学进升学考核强化教育已有弊病

    这种集体吟诵的方式,其实就是借用集体的力量与行政的力量,以吟诵来营造一种非理性的环境氛围,这不利于教师问题意识培养的。

    我在广州做教师、校长培训近20年,还没有遇到过类似贵阳这样的培训方式。从培训的效果看,一连四天的吟诵,数千人被要求一起跟着培训老师摇头晃脑,念念有词,远远看去,以为是患了集体精神臆症。究竟会有什么效果,可想而知。

    对教师进行培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训练教师的思维方式,学会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因此,培训首先是益智的。带着问题来培训,学会追问与反思,这是培训的主要方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反对培训中有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即使有这方面的内容,也应该是运用我们的理性思考,以人性化的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梳理的过程,而不是如此以吟诵的方式,完全非理性化的吟诵来无条件接受。可以说,这种集体吟诵的方式,其实就是借用集体的力量与行政的力量,以吟诵来营造一种非理性的环境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这种单纯的记忆与背诵被不断强化,其实是不利于教师问题意识培养的。

    中国基础学校的教师,普遍缺乏问题意识,这已经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现象。教师如果缺乏问题意识,缺乏逻辑推理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会缺乏创意,缺乏推理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只会强调背诵。事实上,应试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如果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并不存在什么国学,只能够说,那是一种传统文化。但凡学,都要从概念开始,都要利用概念的关系进行逻辑推理,形成系列概念,并且形成一个系统的学说。因此,在学的意义上,其实并不存在什么国界。比如,牛顿虽然是数百年前的英国科学家,但是,他的发明创造却并不能说是“英学”,同样,哲学家康德的学说不能够说是“德学”,以此类推。那么,中国古人留下的一点文化遗产,怎么就可以称为“国学”呢?凡学,都具有世界性、普遍性,并不仅仅为某一国所有。吟诵的东西,多为一些经典文献或者文学艺术作品,可能包含了丰富的哲理,但是,并没有成为系统的学问。

    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最大的缺憾就是逻辑不发达。因此,中国古人留下的文字虽然非常丰富,甚至堪称卷帙浩繁,读书人即使皓首穷经,也难尽其卷,但是,即使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学科。中国人发现勾股现象,即勾三股四弦五,只是一个几何特例。但是,古希腊有毕达哥拉斯定律,那才是真正的逻辑推理证明。中国的科学家留下的多是笔记体的大杂烩,缺乏类似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证明体系,或者牛顿那样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实事求是地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短板,严重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反思能力弱,缺乏说理的习惯与逻辑推理论证的能力。

    作为长期培训中小学教师、校长的师范大学教师,对中国中小学教师、校长群体缺乏问题意识、推理能力与创意的现状,笔者深有感触。如果该群体缺乏的东西不能够有所弥补,有所提高,那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他们也难以给学生思维上的启发。这也是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方法普遍以灌输填鸭为主,学习方式主要以背诵记忆为主,成绩考核主要以记忆型考试为主的环境基础。贵阳市将国学吟诵作为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并将其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的范畴,无疑是强化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已有弊病。那种数千人整齐划一的摇头晃脑式的吟诵有什么效果呢?也许只是多培养了几个脱离生命,脱离生活,脱离生产实践的冬烘先生式的老学究而已。(作者:许锡良,系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