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至上”背面的人性缺失
//m.auribault.com2013-10-18来源: 华西都市报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广东高州市一老人由于中风无法行动,他儿子代为到农信社取钱,信用社说身份证不对,令其到村镇开证明。证明拿来了,信用社又说要老人亲自来,家属就将病重的老人拉到信用社,可是工作人员还是不给。僵持之下,老人当场猝死。(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A23版)
王攀:才出现八旬老人躺在担架上到银行改密码;又出现七旬中风老人被迫到银行取钱而致猝死。当储户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到场,仍一味地坚持教条主义,对当事人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银行方面显然难逃其责。
斯涵涵:平心而论,因存折没有密码,要求必须本人到场办理相关业务,也是为了储户资金安全的必要之举。银行出台这一规定的初衷,并非单方面刻意刁难,这一点是需要双方予以理解的。
杨朝清:面对顾客的特殊情况,是拿制度、规则做挡箭牌,还是从人性的立场出发,这不仅是规定执行的问题,更是服务理念和价值观偏差的问题。少一些“制度至上”,多一些人性力量的回归,才会让公共生活更有安全、更有情怀。
斯涵涵: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改变类似僵化、冰冷的服务教条,已然显得日益重要。遇到这类情况,需要哪些部门的证明,银行要承担怎样的责任,都需要明确的制度解释。
编辑: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