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大师,是指在某领域具有深刻造诣、享有盛誉的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梅贻琦的一句演讲词,屡屡被后人引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亦提及了当今大师的稀缺。现实中,无论在哪个领域,大师都是少数,每一个大师都需要一个锻造磨炼的过程。
前不久,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发布《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评审结果公示的通告》,准备一口气向280人颁发“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称号。一夜之间,在雕塑工艺、漆器工艺品、抽纱刺绣工艺品等近十个领域,涌现出这么多大师,好一派群星璀璨的热闹景象。
这当然是一种幻觉。跟之前的历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相比,这次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评选显得缺乏历史积淀。前者自1979年开始评选,截至2012年共进行了6届,历史上获得这一称号的人员不过四百多人,其中,不少大师已经去世。但在2013年,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取消由部门评选,转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办,但至今尚未举办。因此,各行各业都筹划着办出自己的“大师颁奖礼”,但一次280名“大师”雨露均沾,未免就失之草率了。
当下,大师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已不局限于梅贻琦、钱学森等学者在狭义科研领域对大师的描述。搞火箭发射可以出大师,制作烟花爆竹同样可以出大师,这也契合行行出状元的传统文化。然而,不管在哪个行业领域诞生的大师,都要具备实至名归的大师底蕴,通过精湛的技艺与口碑的塑造,先在行业中“养成”,然后才能“评出”。
日本素有“职人”精神的说法,最优秀的“职人”就是日本的大师。日本同样也有政府评选的文化大师称号,那就是国家认定的“人间国宝”。日本对“人间国宝”的评定持以非常审慎的态度,必须是代表某行业领域顶尖水平的人才能获得这一称号,现存的全日本“人间国宝”仅有一百余人。
不过,在没有评上“人间国宝”之前,这些大师在民间和行业内已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家的认定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但在国内一些领域,大师评选则少了分严谨,多了些浮躁。一些所谓的大师在行业内部尚且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遑论在公众心目中的影响力;还有一些大师早就脱离一线岗位,专业水准很难保持。这样评出的大师,其含金量会大打折扣。
大师的地位不是评出来的,而是大师们凭借专业素养修炼出来的。显然,机构评选的“大师”,与真正具有大师范儿的大师,不是一码事。人们时常怀念以往的学术大师,尽管没有什么组织给他们颁发证书奖牌之类的东西,但是公众和专业领域自然有一杆秤,那些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名字,早已刻在了历史的荣誉牌坊上。没有大师评选,同样大师辈出。相反,一些不择手段取得大师称号的人,很快就会湮没在时代的烟云中被人遗忘。
两会快评2014-03-14 |
封寿炎:大学的“卖点”不在美女2014-06-20 |
太原晚报:学校岂能迷信算卦“提分”?2014-07-10 |
安 邦:大学老师是否称职,什么说了算2014-07-29 |
胡 艺:差评退学费并非“纯属戏言”2014-08-22 |
辜胜阻:成思危是历史转折的推动者2015-07-15 |
仲呈祥:电影《启功》再现大家风范2015-07-28 |
余人月:靠卖萌秀不出大学的高颜值2015-07-29 |
蒋 萌:“政坛新星”档案丢失成“黑户”,...2015-07-31 |
内陆飞鱼:谁是华语乐坛半壁江山?2016-0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