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在北京逝世。“很平静,没有任何痛苦,就像睡着了一样。老爸因突发脑梗住院近五个月来让亲友们费心了。”其子阎宇在朋友圈称,因为实在不方便隐瞒消息到节后,因此不得不在春节假期向各位亲友报告。(2月12日《新京报快讯》)
阎肃身前的职位是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去年10月住院之前,其还时常活跃于屏幕之前,在各种节目中作嘉宾,孜孜不倦的扶持和教育新人。然而,五个月之后却阴阳两隔,那个乐观、睿智、和蔼、慈祥的老人,与喜欢他的观众自此永别,把人生中最后的印记以回忆的方式定格。
生老病死,人之常态,谁也无法避免。从歌剧《江姐》到《我爱祖国的蓝天》,从电视剧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到《天竺少女》,再到流行歌《雾里看花》,阎肃创作的是一个个脍炙人口精品,留下的是一篇篇喜闻乐观的精典,以内容积极向上、格调雅俗共赏、旋律朗朗上口、画面唯美纯洁等特点,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很多作品成为范例和样本,历久不衰至今为人所传唱。
斯人已逝,精神永驻。回忆阎肃的人生历程不难发现,其创作的每一个作品,都凝聚着个人的努力和心血,都诠注着高尚的人格魅力,都彰显着为一切为了观众,为了观众一切的创作信仰,体现着其用生命和生活创作艺术信念。一个人,唯有高尚的人格,唯有健康的思想,唯有正确的追求,唯有坚定的信念,唯有勤奋的付出,才会在清贫之中去坚持,在寂寞之中去创造,并最终成就人格与事业的同等高度。阎肃创作了诸多积极向上的主旋律作品,又以一生的经历树立着艺术者的典范。他是良师,也是益友,是榜样,更是楷模,他是老一辈艺术家品质的优秀代表,又是足以引发当下时代反思的样本。
对于当下文艺圈中的诸多乱象,阎肃曾抨击娱乐圈花边桃色令人作呕。他曾在2014年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言说,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真正的艺术家的风花雪月,是健康、向上、积极、文明的“正能量、接地气”。因而他们更注重创作的“三贴近”,并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创作的唯一目标,正是这种恒守本质而灵活形式,才会让艺术的形式不变质,才会让艺术家的形象不损毁,也才会让艺术行业保持健康与纯洁。
揆诸现实,艺术作品的低俗化,艺术从业者的庸俗化,艺术行业的媚俗化,用“风花雪月”足可概括。精品和精典的作品越来越少,艺术从业者也变得越来越功利而浮躁,他们为了获得名利与利益而投机取巧,在“三俗”路线上可谓一路到底。于是身体写作者有之,于是抄袭偷窃者有之,于是低级迎合者有之,作品越来越低级趣味化,越来越庸俗无聊化,越来越花边桃色化,越来越聒噪丑闻化。至于创作者的人格更是每况愈下,从李代沫到黄海波,从宁财神到张默,从张元到高虎,再到被聘为禁毒大使而又二进宫的尹相杰,透过一张被不断拉长的“吸毒名单”,你所看到不是某个人的堕落,而是一个群体的坠落。比起足下有根,抬头看天的阎肃们,其差距可谓天上地下。
阎肃走了,但他走得“很平静”。这个把毕业精力都奉献给艺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老人,给这个时代留下了太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需要缅怀,那是出于对艺术家的尊重;我们需要缅怀,那是基于对现实的反思。在缅怀中去学习,去铭记,去提升,才是最好的祭奠,才能重写时代的华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