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春晚平衡南北 需要文化多元
张海英
//m.auribault.com 2016-02-05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人民日报》记者日前采访了春晚总导演吕逸涛,据其透露,今年为了突出全国人民的联欢,台里特别提出了不能是北方的春晚,更不能是北京人的春晚,在加大整合的基础上,南方节目增加至5个,包括苏州评弹、西南少数民族歌舞等等,希望通过这种调整能使春晚的收视均衡一点。(2月4日《人民日报》)

  央视春晚是每年除夕晚上的一道“文化大餐”,按说,全国人民都能围坐在这张餐桌上共同享用。然而,由于南方与北方在文化、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春晚节目传统安排偏向北方人“口味”,所以,央视春晚在北方的收视情况一直好于南方。今年通过调整节目安排,春晚将有望改变“北方热南方冷”的现象,显然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进步。

  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不能把春晚办成“北方春晚”。一者,央视春晚有传达有关精神和中华文化的责任;二者,无论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有平等享用这道“文化大餐”的权利;三者,除娱乐、感化功能外,还有推介地方文化的功能,那么就不能有文化上的厚此薄彼。

  今年央视春晚为了平衡南北方,除了增加南方节目外,还在泉州、西安、广州、呼伦贝尔设置了四个分会场,其中泉州与广州两个分会场显然有照顾南方人文化需求的考虑在里面。应该说,有利于提升央视春晚在南方省份的收视率。当然,只有节目质量高,才会有真实的口碑和收视率。

  不能仅仅是数量上的平衡,还要利用最近几天时间进一步打磨节目质量,因为作为南方民众来说,已经对南方文化比较了解,对各种文艺种类和艺术特点比较熟悉,如果节目创意不出新、质量不出彩,坦率地说,可能会被瞧不上。再加上如今是文化多元化、需求多元化、传播方式多元化,要赢得普遍欢迎有不小的挑战。

  南方与北方,文化有差异,但文化共性是主流和决定性的。无论是文化差异还是在语言等方面的差异,的确给春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做到平衡有很大难度。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笔者建议,一方面是在节目、栏目安排方面尽量平衡,兼顾南北方人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深入研究南北文化,提炼共性的一面,无需刻意强调南北差异,也能平衡收视率。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