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刁钻”面试对大学生是种提醒
夏振彬
//m.auribault.com 2016-12-19 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又是一年求职季。一位同门师弟计划来广州发展,投简历、笔试,一切妥妥的,但接到面试通知后就开始慌了。他说,最怕面试了,心里没底。很多人都是这样,明明是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的“勇士”,但都“最怕面试”。

  “怕”从何来?有过相关经历的人都知道,相比于笔试的一个人静静答题,面试堪称“玄之又玄”,全靠面试官的主观评价,而自己的衣着、表情、谈吐、肢体动作等都有可能成为被拒绝的理由。

  更可怕的是,近年来面试手法早已“升级换代”,越来越五花八门。遥想当年毕业求职的时候,一对一或一对多的面试还是“主流”,考官提出问题,应试者一一作答,虽然也会让人紧张,但至少可以有所准备,比如准备一个先声夺人、背得滚瓜烂熟的自我介绍,猜测题目套路等等。但现在呢?面试已经被HR们“玩坏”了!媒体报道过,有考官在候考室的茶几上摆了垃圾,旁边放着垃圾桶——这种“情景题”让考生防不胜防:“橙子为什么是橙色”“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哪个大”,这些敢于打破常规、甚至完全无厘头的奇葩题目让很多人一脸蒙圈;此外,还有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对抗性小组讨论等等,听过这些名词的人请举手!

  好了不用假装你听过了。以无领导小组讨论来说,早些年,这还是部分企业的时髦做法,近来似乎已经成为“主流”,好像面试不来个“高大上”的小组讨论已经不算面试了。在这样的环节中,考生“扮演”不同角色,有的要达成共识,有的还要不同小组PK,考官在旁围观,甚至还有几台摄像机对着面试者拍摄——形式新奇,氛围紧张,明争暗斗,面对这样的情境,年轻的小伙伴们难免害怕。

  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现在的招聘面试早已不再是传统的面貌了,它们已经推陈出新,也对面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考官眼里,奇葩题目尽管没有标准答案,但考验应聘者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推理能力等;小组讨论不再是简单的观念表达,HR也不期待你能带来什么惊天动地的决策,他们会从中观察应聘者的逻辑思维、领导力、性格、情绪控制能力……这样的招聘,早已跳出了询问学习成绩、实践经历的范畴,无法通过恶补来过关,尤其在压力、对抗的环境下,一般人都是本性流露——粉饰简历、美化个人能力等都没用了,能让游戏通关的只能是综合实力。

  所以,不断升级的招聘面试,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提醒。一方面,对于花样翻新的面试形式,大学生要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将它们作为毕业前的礼物,作为成长的必经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也告诫学生不能只专注于上课、考试、做实验,它们事关毕业,但还远远不够,还是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投身各种兴趣小组,锻炼语言表达、团队协作、创新等能力,全方面地提升自己。面试就像一块试金石考量着你的“成色”,快关了网游和韩剧,及早准备吧!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