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课进校园大有必要
祝建波
//m.auribault.com
2016-07-05
来源: 北京晨报
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19岁的小彬和13岁的小露是亲生姐妹,几天前,两姐妹在屋里学习,突然听到一声炸雷,两人被雷电击中了。看见妈妈抱着姐姐昏迷不醒,妹妹想起在电视里看过心肺复苏的知识,就教妈妈给姐姐做人工呼吸,她则给姐姐做胸外按压,大约半小时之后,姐姐醒过来了。(《楚天都市报》)
13岁的妹妹先醒来后,看到19岁姐姐的生命危在旦夕时,能够立即运用自己从电视中学到的急救常识和技能,并指导妈妈一起对姐姐进行施救,单纯从结果上来看,无疑是值得欣慰的。但是,妹妹所掌握的急救常识和技能,为何不是来自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而只是偶然间来自电视的“自学”?这才是这起事件背后,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直以来,人们往往认为救人是医生的事情,以为自己能做的就是及时向急救中心求救。但众所周知,世界公认的黄金抢救时间是意外发生后的前4分钟。因此一旦发生意外,第一目击者就是直接抢救者。而对一个遭受严重意外伤害导致生命垂危的患者而言,正确的急救操作是其生命得以挽救的保证,如果抢救时间及时,但操作不正确的急救措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
在一些发达国家,绝大多数人都具备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而在我国只有医护人员和极少数专业救援人员具备现场急救技能。因此,笔者以为,我们除了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普及现场急救知识和提高急救技能外,我们的学校完全可以开设一门“现场急救课”。尽管这门课,貌似与孩子的考试得满分、升学上名校没有关联,但是,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果连生命都失去了,考试得满分、升学上名校,还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要想让“现场急救”成为广大未成年人都能掌握的一门必修课,离不开学校、家庭和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编辑:张苇柠
中工时评:大医院加入120动力不足,咋解?2014-01-15 |
张 涨:扶人先扶己,急救须普及2014-02-28 |
汤嘉琛:民营医院急救车难道是“黑车”2015-02-26 |
999不能集急救平台与医疗机构于一身2015-11-30 |
袖手旁观2015-12-02 |
按自己的节奏打出一副好局2015-12-30 |
一家之言2016-01-22 |
防灾减灾广播体操值得推广2016-05-10 |
防灾减灾广播体操值得推广普及2016-05-10 |
莫让过度饮酒毁了告别的毕业季2016-06-30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