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东北师范大学两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高度相似,而完成时间仅一年之隔。此外,两篇论文的作者还是同一导师指导、同一学院同一专业毕业的“同门”,前后仅相差一届。(2月22日澎湃新闻网)
这两名硕士研究生,一名叫马达,一名叫张立明,马达论文的完成时间是2005年5月,张立明论文的完成时间是2006年6月,时间上张立明论文比马达论文晚一年。经媒体调查,这两篇论文高度相似,记者通过万方数据库、PaperPass等多个论文检测查重系统比对的结果是,马达论文与张立明论文总文字重合比已经超过40%.鉴于张立明论文比马达论文晚一年,可以认定为张立明的论文大面积抄袭自马达的论文。这是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就在不久前,有媒体报道了“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一事后,引发社会极大关注。后经证实,报道属实,山东大学一名硕士的学位论文大面积抄袭,校方称将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从硕士论文到博士论文,从大学生抄袭到知名学府的教授论文抄袭,论文抄袭事件频现,学术不端现象屡见不鲜。此次抄袭事件,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两名硕士研究生是“师出同门”,他们拥有共同的老师——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傅亚庶,两名学生之间算是“师兄弟”的关系。既然“师兄”的论文在前,作为“师弟”的张立明,为何会涉嫌大量抄袭“师兄”的论文?以往的很多抄袭者,或是抄袭国外学者论文,或是抄袭其他学者的论文,还很少有人敢直接抄袭“师兄”的论文,况且还是大面积抄袭,高度一致,如论文标题高度一致,连英文笔误都一模一样。“师兄弟”的论文变成了“父子”关系。
这样明目张胆地抄袭,不需要通过论文检测查重系统比对,他们那个共同的“师父”要稍微有点记性,应该都能一眼识别。张立明自己难道不知?那为何敢如此胆大妄为?更令人奇怪的是,为何论文能通过?“同门师兄弟”的“父子论文”究竟是如何出炉的?
此次事件,让人将怀疑的矛头指向了“师父”傅亚庶。作为导师,教育学生讲诚信是最基本的教育,导师本应该严把论文关,何况还是如此低级而拙劣的抄袭办法,导师更应该有一眼识别的能力。这也不由让人怀疑此次涉嫌抄袭事件,导师也牵涉其中。
校方要对此展开深入调查,彻查事情真相,严厉惩处违背学术道德的相关责任人。要加强学术诚信的教育,不能任由这种“师弟”抄“师兄”、相互“克隆”的抄袭现象继续下去。当学术界只剩下抄袭,当学子、“学者”等学术圈中人都靠抄袭毕业,靠抄袭拿到学位,获得名利,将不利于促进学术事业健康发展,也会对整个社会风气造成恶劣影响。
甘杏章:李敖二世喷薄欲出,韩寒同学尚能饭否2010-08-31 |
中国经济时报:改进文风,谁带头吃螃蟹?2009-02-09 |
徐 娟:“教育评价第三方说了算”值得期许2012-09-04 |
王成艳:“万人计划”恐难破解中国诺奖困局2013-10-31 |
中国经济时报:改进文风,谁带头吃螃蟹?2009-02-09 |
宋 赋:教学应在职称评定中占合理比重2014-08-07 |
何勇海:“更喜人民币”损害教师威信2014-09-09 |
首批十八位博士谈治学与科研:科研道路要怎...2015-04-15 |
硕士论文抄袭拷问导师责任2016-01-26 |
不反思比问题本身更可怕2016-02-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