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宋广玉:找准优化学术环境的关键
//m.auribault.com 2016-01-14 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强调科技工作者不准以任何形式抄袭盗用他人的论文等科研成果,不准利用中介机构代写或变相代写论文,或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等。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卷入学术不端事件,至于代写论文或通过金钱交易发表论文,更是学术界一大顽疾。教育部、中科协等先后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的意见》,全国50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共同发表《关于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联合声明》,不过,这些措施并没能遏制住学术不端事件不断增长的势头。

  究其原因,既在于目前我们对学术不端的认定尚缺少统一标准,一些科技工作者被指学术不端时总能找出借口,或说引用不当,或说小有疏忽;更在于学术不端的成本太低。即便确实存在论文抄袭、购买版面、项目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至多撤职或解聘了事,当事人依然可以换个地方继续工作。至于一些学术不端者没有被追究任何责任,更是屡见不鲜。还有,现有重论文轻实际成果的科研评价体系,客观上助长了学术造假、购买版面等歪风。

  可以说,国务院办公厅此次出台意见,提出建设集教育、防范、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特别是提出在项目申报、职位晋升、奖励评定等方面,对学术不端者采取限制措施,可谓找准了优化学术环境、树立良好学风的症结所在。

  当然,好药方治病还需好药配合。从根本上消除学术不端行为,优化学术环境,尤其需要相关部门尽快拿出具体落实措施,一方面,研究制定学术不端的具体标准,让科技工作者明确自己的行为边界;另一方面,建立调查和处理学术不端的专门委员会。比如美国,各种研究基金会、学校,均有专门的委员会及一名监督主任,专职调查处理学术不端行为;还有,就是对学术不端者予以严惩,让他们付出应有代价。同样在美国,科技工作者一旦被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他的学术前途和职业前途就到头了,不会再有单位愿意雇用。

  如此,当能让科技工作者不愿、不能、也不敢从事学术不端行为。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