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高亚洲:不妨为“无手机课堂”点个赞
//m.auribault.com2015-12-31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拿手机刷微博、玩微信、看新闻……这已成当前众多大学生每日的生活习惯,然而,这样的习惯被许多学生带进了课堂。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类特殊人群,即课堂“低头族”。 为了让课堂“低头族”能抬起头来认真听课,近年来,全国多所高校都在推行“无手机课堂”。那么,手机止步课堂,能否让“低头族”重新抬起头来认真听课?(12月30日 中国新闻网)

  不得不承认,低头族已然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一方面来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技术进步、自我存在感的现实焦虑以及信息咨询的丰富,对手机的依赖本身是正常的;另一方面,当对手机的依赖成为低头族,并且已经开始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那就必须得谨慎打量低头族了。根据此前全球最大传播集团WPP公布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许多国人自清晨至深夜一天都有手机相伴,对手机如此严重的依赖,被视为一种“社会流行病”。

  而由此再来看看那些课堂上的低头一族,连课堂上都对手机如此依赖,手机依赖程度可想而知了,换句话说,这些低头族的学生,很多应是患上了“社会流行病”。

  这里面或许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课堂吸引力的缺失。但是,这能够成为“依赖手机”的理由吗?手机对课堂精神状态的缓解,与手机依赖能相提并论吗?要知道,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指出,目前中国大学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约为5小时17分钟,占一天全部时间的22%,且存在年级越低、花费时间越多的现象。我们固然要尊重学生的自由,但是,姑且不说这种自由本身就是相对的,只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此严重的依赖,显然已经超出了“自由”的层面。

  如果是作为一种病症来观察,那么,以学校倡导之名推出“无手机课堂”,可以视为“医学”层面的行为矫正,于此,此举自然应是值得点赞的。从实际效果来看,通过推广无手机课堂,很多同学缓解了对手机的依赖——学习生活比以前更轻松自在了。

  此外,从“无手机课堂”的目前情形来看,更多是校方的倡议,并非成文的规定。换句话说,并不是以一种简单粗暴的干涉,来“矫正”低头一族的手机依赖症。这其中当然不排除——刚开始推行“无手机课堂”因获得众多学生响应,实施效果很不错。但过了一阶段,由于许多学生选择退出,致使实施效果大不如前的情况,但是,这种请款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无手机课堂”的作用和意义。这只能说明,作为一种社会流行病——手机依赖症的根除之难,除了推出“无手机课堂”的药方外,还需要多管齐下,正如相关专家所建议的,比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规划;比如引导老师采用交互式、探讨式教学,提高课堂吸引力等等。

  总而言之,矫正课堂上学生们对手机的严重依赖,的确需要在课堂之外下功夫,但是,“无手机课堂”也不失为行为矫正的好办法。(高亚洲)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