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微信群变味了吗
然玉
//m.auribault.com
2016-09-19
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手机社交平台的普及,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渠道进入微信时代。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班级微信群”开始变了味儿,炫富的、晒娃的、拉投票的、搞推销的、做股票的……
变味的班级微信群,或许不是全部现实,却照见了部分众生相。报道中梳理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普遍现象,比如拉票、推销,这在几乎所有的微信群里都存在;另一部分是家长群的特有现象,比如家长之于教师的奉承、家长间的攀比。当舆论将目光聚焦到班级微信圈,其真正关心的,还是乱象背后的动因与影响。
微信通常被理解为熟人社交工具,但在现实中,随着“见面加微信”成为习惯性动作,各式与工作、生活有关的微信群层出不穷,微信已变成通用型社交平台。其中的人际连接逻辑,也经历了从熟人到“弱联系”直至“陌生化”的切换。班级微信群便是这样一个样本。由于子女同班,家长被拉入同一个微信群,可事实上,他们的关系是“半生不熟”的,很多甚至纯属陌生人。
不管是班级微信群,还是业主微信群、同乡微信群,都有一个共同点,其入群门槛是基于一种“原始身份”,而没有“价值筛选”。在这样的群里,不会自动发育出一套完整的“社交礼仪”,大家多半是很自利的、无所顾忌的发言、刷屏、推销……变味的班级微信群,从来就不是孤立现象。它既是网络社交礼仪失范的注脚,也是某些现实关系的延伸。
或许可以说,班级微信群从没变味,只是随着时间的推延,人们越发觉察到其本就“不对味”。
编辑:张苇柠
西 坡:别让“女同学”成下一个被毁掉的词2014-05-22 |
王军荣:实地家访还不能完全取消2015-09-11 |
“隔空”交流能取代传统家访吗2015-09-11 |
“功利教育”不该是开学第一课2015-09-07 |
家长群里的江湖2015-09-29 |
幼儿园也有“差生”?2015-12-04 |
阅读 对农村儿童是种奢侈的事2016-02-29 |
给教师减减负2016-03-09 |
传统家访不受欢迎不妨换种沟通方式2016-07-11 |
“可开车禁骑车”莫非是“特供道路”2016-08-25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