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安静地“沉睡”了18年的一个胚胎在去年11月初被“唤醒”,成功移植到黄琼(化名)的子宫内,这个胚胎已于6月27日诞生为一名女婴,重3300克,身体指标一切正常。
生命的种子能保存多久,保存时间的长短对生命的孕育有无影响,这些问题在现在都还是未知数,也正在被探索。冷冻的生命种子(胚胎、精子和卵子)等最近屡屡受到关注。类似的有最近广州一位45岁的女性置入自己12年前冷冻的胚胎,已成功怀孕12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冻龄”超过16年的冰宝宝也已诞生。
这说明,冷冻的生命种子(胚胎、精子和卵子)复活并诞下生命的最长时限是中国上海现在的纪录——18年。不过,生命的极限也许并不止于此,或许会长得惊人。
1987年9月4日《参考消息》登载一则消息,“千年前战士精子使苏联女科学家怀孕”。该消息指苏联基辅大学的基因学家戈格迪斯等人用一名在1000多年前死亡的维京战士的精子对一位基辅的女科学家人工受孕,已怀孕7个月,检测表明胎儿是一名男婴。然而,这是一个没有发表在严谨学术期刊上的研究结果,后来的消息又语焉不详。但是,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到,只要冷冻条件适宜,以及人工生殖技术的完善,是有可能让生命备份更长时间的。
不过,这也涉及备份生命的意义何在的本质问题。人的生命能冷冻多长,或冷冻的生命种子保存多长还能孕育出生命,当然可以回答生命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因而这样的研究当然是有意义的。而且,现实的意义是,为一些特殊的人群服务,让他们也能正常生育,并拥有自己的后代。
这些特殊的群体包括,军人,容易损害和损伤生殖力的特殊行业,如放射线研究人员、核能和核武工作人员,有生殖疾病的人群等。这次黄琼分娩的冷冻了18年的生命就是因为黄琼曾患输卵管堵塞而求助于人工生殖技术后采取的措施,把胚胎冷冻起来,以备多次尝试之用,只是这一等待等了18年之久,但终获结果。
冷冻胚胎或生殖细胞的生命备份意义同样脱胎于人类的认知,任何事情都需要留有后手或A、B两个以上的方案,才能确保行为的成功,甚至不致让地球和人类毁灭。这个思维和行为最大地体现在挪威在北极的斯瓦尔巴群岛的“末日穹顶”——末日种子库,目的是为了在发生作物流行病、核战争、自然灾害或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仍然能保证世界植物的多样性,幸存的人类还能取出这里存放的种子,将它们唤醒,重新耕种,以供人类的复苏和生存。目前,该种子库已收藏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约50万种不同作物的种子,成为全球作物种子最丰富的储藏库。
人的生命种子的备份本质上是帮助那些特殊群体的需求,但是,与植物生命种子的备份还有很大的不同,即伦理问题。一个胚胎或生殖细胞要保存多长时间才是适宜的,这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伦理问题。当年维京战士的精子让苏联女科学家怀孕的消息就遭到当时国际社会的严厉批评,认为这样孕育出来的孩子尽管对研究生命和治疗疾病有意义,但生命一经诞生,在社会关系和亲属关系上可能会不伦不类,人类社会能否接受这种时光穿越了1000年的后代也是一个问题,而且这样的后代可能会因为生殖细胞的长期保存而出现生命质量低劣等问题。
尽管生命的备份有助于研究生命的规律和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同时也能帮助和满足一些特殊人群拥有自己后代的心愿,但是,可以允许冷冻胚胎或生殖细胞达到多长时间还可以孕育生命,这是值得探讨和制定规范的。并且,研究人员不只是要热心让冷冻胚胎或生殖细胞复苏孕育出生命,还要对冷冻胚胎或生殖细胞孕育的孩子进行细致观察,以便更好地帮助这些特殊身份的生命。
对于所有人来说,遵循自然的孕育规律显然比求助于冷冻复活这样的人工生殖技术要更靠谱。遵循自然和生命的规律,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至关重要。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陈广江:还有多少“中国雨人”生活在歧视中2014-01-20 |
苑广阔:《背影》的“交规门”该歇歇了2014-05-20 |
经济日报:新疆的明天更美好2014-05-30 |
经济日报:多管齐下实现新疆长治久安2014-06-03 |
黄 星:创新是时代的文明专辑2014-06-11 |
直 言:“我说我岗”说出啥2014-07-14 |
李松林:吐槽“奇招”虽易根治陋习维艰2014-08-06 |
争分夺秒抢救生命2015-06-03 |
胡宇齐:执法硬,应急道才能畅通2015-11-06 |
关口前移让改装车无路可走2016-03-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