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农家书屋+电商”扮靓农村生活
张永恒
//m.auribault.com 2016-06-14 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5年9月,江西赣州市在寻乌、安远两县开展“农家书屋+电商”建设试点,成效明显。各个服务站点平均每月借书量增长3倍,两个试点县电子商务交易额70%来自农家书屋。“冷清的书屋热闹起来了!”5月27日,江西赣州市安远县孔田镇农民钟春梅在网店忙得不亦乐乎。网店开在镇上的农家书屋里,钟春梅说:“这里网络免费,桌椅齐全,还有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服务,定期能参观学习,小书屋就是我的‘黄金屋’。”

  曾几何时,地方费力打造的“农家书屋”,却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群众生活习惯的变化,面临资源闲置、门庭冷落的窘境。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受网络设施落后、人才资源缺乏等条件制约,电商进入农村“最后一公里”瓶颈仍未打破。赣州的尝试,让人眼前一亮。让农家书屋和电商的优势结合起来,给有固定场所的书屋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使双方优势互补,发挥了两者最大效用而又避免其劣势。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

  “农家书屋+电商”的好处,一是发挥书屋文化场所的效用,为农村人做电商提供网络平台和交流空间,二是以现在最新潮的事物为书屋带来人气。事实证明,农家书屋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联通,带旺了人气,提升了书籍的借阅率;增强了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农民获取知识和资讯从线下升级为线上线下并举,农民通过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下载自己所需的书籍或资讯;他们不再是自娱自乐,将自己撰写的对联、表演的采茶广场舞上传网络。通过“农家书屋+电商”帮扶起来的电商,反哺农村文化事业的积极性高。他们有的创办文化实体企业,有的拿出经费为农家书屋新添设备、新购图书。

  思路决定出路。很多时候,换一种思路,顺势调整,就会别有洞天。在国际化大都市北京,也有这样思路创新转换而成功的先例。地处北京望京的798艺术区,十几年前曾是盛极而衰的国营电子厂,从2002年开始,一些艺术家进入几近废弃的798工厂,之后政府开始有意识将此处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 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今798已成为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农村开始探索创新的。无限广阔的农村天地,正是“农家书屋+电商”式创新的好战场。有怎样的思路,往往决定有怎样的格局、有怎样的空间。赣州市的探索,值得各地借鉴、学习和推广。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