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药品追溯”须如天气预报般便捷亲近
邓海建
//m.auribault.com 2016-05-12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继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后,阿里健康近日正式宣布,决定建设开放的、市场化的第三方追溯平台,继续利用其在追溯体系建设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技术能力,与监管部门、药品企业、行业组织、第三方技术服务商以及公众一起,构建一个杜防假药的追溯生态系统。(5月11日法制日报)

  眼下,山东疫苗事件、1.7万罐假冒奶粉事件余音绕梁,即使监管码的“流程瑕疵”曾被大药店拿出来说事,但,在历史的大势所趋上,食药追溯体系建设,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滚滚潮流。

  阿里当然不是慈善家,砸进去近亿元改造升级药品电子监管网,固然有“在商言商”的意思,但既然有了这个平台,且当事人“愿意向行业各界和消费者输出我们的技术和数据能力”,那么,早日共建一个全民参与、有迹可循的第三方追溯体系,把“过河”的经验总结提升,恐怕好过继续假装“摸石头”。

  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食药领域来说,一千一万句“企业社会责任”,不如让价格与质量等流程阳光而透明。

  理论上说,食药追溯不仅是技术平台,更应该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制度生态:一方面,它可以将追溯码窗口化,打通企业与公众信息链路,为企业提供会员管理、患者教育、互动营销等定制增值服务;另一方面,直面公众对食药安全的不淡定与疑虑,可以将药品查询接口对接于手机淘宝、微信等日常社交或商业APP,让市民可以像查询天气预报一样追溯食药产品的链条与流程。如此一来,平台有用户粘性、进而产生流量效应。企业与用户无缝对接、按需生产经营,而对于公众来说,亦能真正享受到信息透明带来的便利与福音。

  来有龙,去有脉,食药安全才能如“自带360°无死角随车影像”的汽车一样,不会被作奸犯科者所“碰瓷”。根据食药监总局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追溯体系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国家建立追溯制度,企业建立追溯体系。”无论是条形码还是二维码,无论是阿里平台还是药企平台,“扫码追溯”已成为板上钉钉的共识。在这件事上,“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市场自治”是基本方向。从农田到餐桌,从药材基地到社区诊所,无缝对接食药领域的角角落落,人命关天的产品与服务,才能真正时刻在监管者眼皮底下而不敢、不能、不想疏忽。

  事实上,这些年,除了国家层面2008年的药品电子监管码,2013年8月启动药品流通监管西部12省药店终端试点项目等,不少地方部门也相继推出了食药追溯的“自选动作”。如果能在统一平台上整合碎片化资源,对于公共管理与服务来说,也是效率之选。而联想到时下药品流通环节的价格乱象,除了质量可以纳入追溯体系,如果将药价也纳入其间,各种“加成”分肥的潜规则,或许都能因此而拔出萝卜带出泥,透明药价的愿景也更为可期。此外,有了追溯体系,于此为基础而建立起约谈机制、“红黑名单”机制等,职能部门对食药企业的监管或者会更能“长出牙齿”。

  阿里的平台也好,别家的框架也罢,对于公众来说,只希望追溯体系能如天气预报一样便捷亲近——没事儿查个放心,有事儿追溯责任。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