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于劳动者,每个“小伤”,都可能是他们的终身大事
前几日,一个叫“秀贵”的账号,在微信上申请加我为好友。通过验证后,他给我发来一张照片。照片拍的是一只手,干枯皲裂、布满黄茧,而中指更刺目地残缺了。“秀贵”告诉我,这是他妻子的手。就在不久前,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这位不到30岁的女性,中指被织布机绞成粉碎性骨折。
这也让我想起春节期间回老家时的见闻。很多外出打工回来的老乡,一握手就能感觉到异样。这些“伤手”的主人还故作轻松,说是“小伤,没事,厂里每年都伤好多个”。我打小熟识的一名建筑工人,左手手指早年被电?削掉一节,去年见到时他又被电锯拉伤右手背。而说到伤害补偿,他们往往一脸无奈,有的是老板加了些工资,有的还在漫长地等待,有的已找不到老板无从索赔了。
这些“小伤”,往往难以引起重视,甚至被认为无足轻重。但所谓“小伤”,对这些劳动者人生的影响,往往却很大。以“秀贵”家为例,他因病不能干活,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下有9岁的孩子,家中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妻子一人在苏州吴江打工。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与左手中指一起断掉的,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谁会招一个手指不全的纺织女工呢”,“秀贵”和妻子感到很无助。
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各行各业的人们辛勤劳动。当前,普通劳动者也有了宽广舞台可以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如果丢失了健康,甚至造成了身体的残损,劳动者难免流汗又流泪。“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切实维护广大劳动群众合法权益”“关心和爱护广大劳动群众”。那些遭遇“小伤”的劳动者,权益需要得到维护,生活需要受到关心。
防止“小伤”,最首要的是做好劳动保护,减少意外伤害。对于操作复杂的农业机械,要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专业操作。工厂、工地应当时刻不忘培训和引导工人规范操作、熟练操作,最大限度减少工伤发生。
如果伤害不幸发生,及时专业的治疗,就尤为重要。根据陕西渭南手足外科医院调查,80%的四肢手足外伤患者没能得到真正的专业治疗,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手足显微外科技术要求高,又苦又累,医疗力量不足、人才出现断层。第二是,手足外伤患者九成为一线劳动者——农民或工人,他们相对弱势,常常维权不力,加之自身经济条件差,很多人主动放弃了救治或后续治疗。
说到后续的康复治疗,渭南手足外科医院院长陈锋发现,残疾人中有七成是四肢手足残疾,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都能通过显微手足外科技术进行整形、矫形、再造,可以减少残疾,恢复劳动能力。这位经常参加有关部门下乡义诊活动的医生建议,劳动保障部门应该对伤残者进行普查、归类,尽可能地让这些受“小伤”的劳动者,得到专业医疗机构的持续治疗,尽可能地恢复健康。
“小伤”不可小视。对于劳动者,劳动能力是生存的根本,每个“小伤”,都是他们的终身大事。工伤能否获得救助与赔偿,不仅是用工单位的诚信问题,更是法律制度的落实问题。希望“秀贵”的妻子,以及更多受了“小伤”的劳动者们,能得到更有效的救助,重新拾起生活的希望。
毛建国:以善伤善是“四岁女童”事件的硬伤2011-12-14 |
付瑞生:医保监管,要“治愈系”不要“黑暗...2012-02-13 |
李力言:别让“微腐败”稀释基层卫生福利2012-08-01 |
周明华:“刚缝好就拆线”凸现医德沦丧2012-12-06 |
唐传艳:培养“纯爷们”靠课堂更靠生活2013-12-06 |
言 者:身先士卒2014-04-16 |
华欣纶:有一种力量叫母爱2014-05-12 |
中工时评:把“工伤”当“中奖”,谁制造了...2014-11-15 |
校园暴力频发,小事不可小视2016-04-12 |
邢承木:忍着病痛干工作不可取2009-05-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