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结合大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劳动工资年报统计、企业用工情况快速调查和兰州市人力资源市场调研等资料,4月19日,甘肃省统计局发布报告称,2016年一季度,兰州市就业形势趋于稳定,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驱动就业优势明显,但“就业难”和“招工难”依然并存,企业预期用工需求减弱,值得关注。
一边是大学毕业生一职难求,一边是企业对技术人才求贤若渴,如果两者之间能够完美平衡,就既可以缓解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又能够解决企业用工的燃眉之急,无疑会是最理想的状态。但问题就是那只是理想状态,现实的状况是大学校门挤破头,职业院校却问津者寥寥,于是就业难遭遇“招工难”的怪现象,就年复一年地接续上演,今年也不例外。
说起“就业难”,其实从目前的现状看来,大学毕业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好工作。例如,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招聘的岗位终究有限,少数毕业生总想着考公务员、留大城市、进大企业、找“好待遇”,不愿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实际上,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第三产业已成为就业创业的主阵地,兰州这几年也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因此大学毕业生也要审时度势,积极转变观念、调整心态,多到基层锻炼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同时,也要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在不断磨砺中打造精彩人生。
实际上眼下的“招工难”,并不能简单等同于“用工荒”。因此说起来“招工难”,可能也不都是坏事情,它有利于将失衡的劳资关系逐渐纠偏过来。近年来,尽管《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法规政策出台不少,但真正落实起来依然难度不小,譬如加班费、高温津贴等等。“招工难”,无疑是一种市场倒逼力量。希望真正能逼出来的,是公平合理的薪酬体制,以及真正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
总之,破解“就业难”遭遇“招工难”,从社会层面看,需要国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输出地对打工者应进行完整的技术培训,职业院校要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更密切、社会迫切需要的课程,及时有效地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级技工人才。从个人层面看,要主动转变等级思想,改变以往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地位低、工人不如“铁饭碗”的旧观念。此外,企业也需要扶正用工理念。做到“以情结其心,以利固其志”,让企业以人为本,用“权利”留人。破解“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的矛盾,政府要出力,社会要伸手,企业要出利,工人要出技,如此解决这个两难的矛盾就指日可待。
北京日报:凝聚信心2009-01-19 |
中工时评:“抢”人不如想办法“留”人2011-02-12 |
何 勇:提“荐工奖”不如改善用工环境2012-11-16 |
玫昆仑:节后“招工难”到底难在哪里2013-02-21 |
慎海雄:让亿万青年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4-07-21 |
慎海雄:发挥好改革试点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2015-06-16 |
破解招工难 劳资都应主动转型2016-02-25 |
一周大小事2016-03-03 |
改善劳动环境,实现就业难、招工难对冲2016-03-04 |
话题圆桌:“零月薪”错误观念不能延续2010-05-2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