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5岁小伙张力(化名)因下体出现突发状况,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建议做包皮环切手术。让张力没想到的是,手术台上医生两次加价,之后又说他有前列腺炎需要治疗,就这样花了13000多元。(3月28日《华商报》)
公平的说,在手术过程中,发现特殊情况是正常的。比如说,有人在做阑尾手术的时候,本来只需要切除阑尾,可是发现小肠也出了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医生教条地只是做了阑尾手术,也是不负责的表现。因为小肠也需要手术,会让患者二次受苦。但是即便是如此,相应的也需要有责任的划分,术前检查为何没有检查出病灶?增加的医疗项目对患者的健康究竟有多大影响?增加医疗项目是必要的治疗还是属于“过度医疗”?怎么去判别?如果不把这些问题理清,那么“术中加价”必会频繁出现在新闻上,成为医疗行业之“顽疾”。
之所以“术中加价”顽疾难以根除,还需要从当前的医疗体制说起,医院作为自负盈亏的企业,为了能够发展得更好,必然要多赚钱,这也就导致医院管理方面对医生在手术中随意加价持暧昧态度,甚至支持态度,也导致了这种现象频发而得不到有效监管。其次,医患信息不对等,患者容易被不良医生所胁迫,但实际上呢?被蚊子叮了也要说成生物性中毒导致的皮肤红肿,这样忽悠下来,患者为了自身健康考虑也不得不把手术完成。而最后一方面便是维权较难,患者躺在手术台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得不签下手术同意书,而在维权中,这就成为了医院和医生免责的一纸“护身符”,院方和医生可以说病人是自愿签署的同意书,白纸黑字之下,患者也是有口难辩。
“术中加价”无异于挟命打劫,不仅戕害了患者权益,也使得当前本就紧张的医患关系火上浇油。根除这一医疗行业中的顽疾,还需要从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方面加大处罚力度,对“术中加价”并在事后认定为过渡医疗的行为,应当吊销其行医资格并终身不得再次从事相关职业。同时也要加强对医院的监管,不能以简单的行政处罚了之,在行政处罚的基础上还要对医院是否存在监管漏洞进行调查,为医疗行业划出一条不可触碰的“红线”“底线”。
不能让“手术刀”沦为“宰人刀”,整顿医疗环境刻不容缓,否则冷的不仅是个别患者的心,更冷了社会民众对当前医疗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新华每日电讯:调控房价,也不要放任租房的价2010-07-01 |
药价新规:专家批评须反着看2010-07-09 |
实名制列车补票没有理由再收票款2011-06-10 |
一周看点:电商“三国杀”,谁是大赢家?2012-08-17 |
这边请!2013-01-23 |
微议室2013-07-29 |
李浩燃:别让信任为不良情绪埋单2014-12-23 |
一周道德点击2015-02-14 |
赵查理:岁岁重阳,老有所医应可期2015-10-21 |
别让“持刀加价”阉割医患互信2016-03-0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