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上海女逃离:私域的爱情,公域的乡愁
舒圣祥
//m.auribault.com 2016-02-15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一篇有关“上海女孩跟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吃第一顿就要分手”的帖子在春节期间被网友持续关注。这位女孩春节到男朋友的江西老家过年,却把男朋友家的晚餐发到网上,不仅毅然和男朋友分手,而且连夜返回上海家中。这一事件,瞬间戳中了无数人的情感神经;如今,年都快过完了,该话题仍被很多网站放在头条位置。

  移动互联时代,多小的一件私事,都可以成为热闻。上海女逃离事件,无疑又给新闻传播学新添了一个例证:新闻帝国时代正在结束,新闻群岛时代已然崛起。人人都是记者,个个都是传媒。要不然,这点私人化的破事,影响力缘何能够盖过春晚?——“盖过春晚”的判断,仅代表个人目力所及:自打满分的春晚被很多人戒了,上海女逃离事件朋友圈里却都在聊。

  要讨论这起事件,首先要分清楚公域与私域的问题。在私域的层面,这是一个爱情问题,有木有真爱,当事人自己最清楚;在公域的层面,这是一个乡愁问题,所谓“农村,说一声爱你太沉重”。在私域层面,上海女与农村男的结合,根本不成问题,幸福与不幸,都是个人的选择,也没有标准的答案。但是,个人素养差别肯定是有的,爱得到底有多深也是需要检验的——逃离因此既是一种选择,同时也是一个答案。

  此事在舆论场引发热议,显然不是因为大家都很关心他们之间的爱情,而是因为很多人悲哀地联想到了自己的农村出身,感觉到被上海女的傲慢给伤害了。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不够强大,而无关是否真的被上海女歧视。换个角度想想,那一桌菜肴如果换上漂亮的盘子,没准儿就是昂贵的绿色食品,就是从当地走出去的人“魂牵梦绕的美食”,就是记忆中的过年味道。

  真正的问题,不是上海女的逃离有没有歧视农村人;而是我们农村出身的人,为什么要有被伤害的感觉?内心强大的人,从来不会强求别人认同;相反,地方与地方之间从来就是不同的,遑论城市与乡村?

  “回不去的故乡,融不进的城市”,关于农村大学生和进城打工者身份迷失问题的讨论,当然是有价值的;但是,治病的药方不在于恳求他人展现出“以恕己之心恕人”的友善,而在于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乡愁不只是一种情感,更应该是一种行动,与其恳求别人认同和点赞,不如自己不抛弃不忘记。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