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乔 杉:“无底线炒作”戳中了社会痛点
//m.auribault.com2016-01-12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网上流传一段“北京男子地铁与人互骂”视频,其中“北京人”夹带着“你是不是来卖早点”之类言辞,被不少网友指为“地域歧视”。经本报调查,此视频可确认为炒作,两名互“骂”的年轻人均为演员。昨天,当事人之一马先生来到本报接受采访,通过本报向读者和网友道歉。(相关报道见A7版)

  这段视频在网上传开后,有网友就怀疑当事人和拍摄、上传视频者意在炒作,很快媒体的调查证实了这一分析。这倒不是说舆论有先知先验,而是因为看到了太多的“地铁炒作”,让人不免提高警惕。阅历就是能力,当你经历了太多事情,就会发现很多“新闻”不过是对过去的重复,这个规律在这次地铁炒作事件中再次得到了检验。

  人间真有真情在,也自有道义在,对于这样的“地铁炒作”,舆论当然要给予严厉谴责。正如那句耳熟能详的话,“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是跑出来吓唬人就不对了”,道德污点存在隐私处,不会有人知道;在秘密场合偶尔露峥嵘,也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可是到了公开空间,低俗或恶意炒作无底线,这就很不对了。

  现在很多炒作背后都有利益动机,或者说这些炒作也是一种“市场行为”。分析一段时间以来出现的多起地铁炒作事件,除了少数几起自娱自乐,大多数炒作都有着明显的功利之心。有的是“不怕有多丑,就怕不出名”,通过炒作来骗取点击,实现“注意力经济”;有的基于“君子可欺之以方”,通过炒作来骗取同情,直接获取利益。这次“北京男子地铁与人互骂”视频中,两个演员的目的说来也简单,就是要“炒作一下”(马先生如此承认),试图以此“暴得大名”,博取上位。

  可能有人问,君子“难罔以非其道”,这种炒作能达到目的吗?还是拿事实说话吧。前不久,一段“上海地铁凤爪女”的视频同样风靡网络。就在舆论正气淋漓时,有报道说,当事人“凤爪女”已出现在了某公司的年会上,而且她因为地铁视频而身价大涨。“地铁凤爪女”视频甫现之际,有人就怀疑这是一场“策划”,是否真为“策划”虽不能完全确认,但当事人因为“出丑”从而出名,因为出名从而得利,这样的价值变现链条,极大地挑战了公序良俗,在无形中抵消甚至反转了舆论正义。很难说这次“北京男子地铁与人互骂”视频的策划出笼,没有受到上海“地铁凤爪女”的影响。相对于屡屡出现的“地铁炒作”,一些人通过炒作出名得利,这种不正常的结果,显然更让人忧虑不安。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评价一个社会的好坏,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有一个很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去观察你的四周。如果那些极端自私、道德败坏、投机取巧的人活得很开心、很富有,这个社会就出了大问题。反之,如果投机者、作恶者不能轻易得利,如果老实人不会轻易上当吃亏,那就是一个好社会。无论是林林总总的“地铁炒作”,还是其他一些事件事实,都让我们失望地看到,现在社会上存在着“投机者投利”的机会和空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更产生了某种“腐蚀效应”。这种反伦理、反价值现象的存在,重重戳中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痛点,也让我们倍加警惕警醒,知道要建设一个好社会,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发力。

  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地铁炒作视频当事人终于知错并向公众道歉,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社会正向约束和导向价值的力量。美好社会是人之所愿,市场主体同样从中受益,一个良性、健康的社会,就是要大力压缩、断绝“丑人作怪”的机会和空间,要大力培育社会正向约束和导向价值,推动道德建设和市场机制不断丰富完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