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余荣华:如何守护乡愁
余荣华
//m.auribault.com2015-01-22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北京旧城内有许多“海”。

  在这些从元代就以“海”为名的水域中,什刹海的神韵被形容为“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其周边一带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街区,在北京城规划建设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但是,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这里也面临着人口过于集中、建筑陈旧危险、公共服务缺失、生活环境恶劣的难题。近年来,北京西城区政府启动了兼顾旧城保护、环境改善和人口疏解的改造项目。

  当地居民有人选择了外迁,享受更好的生活环境,也有人不愿意离开故里和乡邻。最近有一个好消息传出:什刹海将试点平移示范区,把原本散落在各大杂院、又不愿意外迁的居民,平移到精心设计、经过改良的传统院落中,既改善文保区整体环境,又“留住原生态和乡愁”。

  过去,城市改造和新农村建设,都曾经历“大干快上”“以洋代土”“拆旧建新”的盲目和冲动,酿成“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恶果。如今“留住乡愁”渐成共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成为城乡建设的共同愿景。越来越多的地方主政者意识到,天然的山水、传统的街区、独特的民居,既是一城一地的鲜明标识,也是未来发展的宝贵财富。

  不过,相较于山、水、街区、民居等外在形式,人的因素更加重要,也更难以把握。“要守护乡愁,必先造福乡民”,这样的提醒,不可或缺。

  不见乡民,乡愁何在?无论古城古街还是古镇古村,原生态的居民都是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叹,一些城市,巨资修复的老街区,只见新商铺不见老住户;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小镇,听不见半句吴侬软语;塞外边陲的历史古城,摩肩接踵的只有都市来客……在对古城古街古镇古村的保护、修复和改造中,必须避免对原居民“格式化”的清零。否则,空有历史的形,却失了人文的魂。

  不利乡民,乡愁何存?留住了原居民,还需要正视其合理需求。古城古街古镇古村,不是温室里的花朵、玻璃罩下的文物。不能指望原居民,为保护古老的民居建筑、传统的生活场景,始终维持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落后于时代的生活状态。也不能要求他们,面对更高收入水平的发展路径,始终将保护置于第一位。城市文保院落里的私搭乱建、不成章法的民居改造,历史古镇令人叹息的产业调整、大拆大建,山野古村的居民外迁、日渐凋零,无不是守护乡愁要面对的现实困境。

  前些年,某地的古民居群落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却很快引发当地群众的不满。原因就在于,原居民被要求遵守种种“保护性限制”,生活日益不便,却不能合理分享依靠这些古民居发展旅游带来的收益。“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必然难以持久。

  乡愁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好情感,但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要避免乡愁的“空心化”和“对立化”,唯有让乡民生活有改善、生产有出路。

  古老与现代并非黑白分明,保持古街区、古民居外在的历史形态,在其内部合理化改造,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这在国外早有成功实践。这需要政府必要的投入和细致的服务。

  发展与保护更非完全对立,对古城古街古镇古村的合理开发,发展不具破坏性的旅游、文化、创意、养老等产业,路径也日益宽广。这离不开政府的远见、谋略和不与民争利的胸襟。

  如此,我们所守护的乡愁,既有山水与建筑,更有人的微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