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吴学安:中药走出国门知识产权先行
//m.auribault.com2015-06-30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国内中医药产业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快推行中药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浙江中医药大学日前在京宣布,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中药康莱特注射液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可通过,进入三期临床,在美癌症患者中扩大使用。美国《科学》杂志指出,康莱特是继中草药麻黄素、青蒿素发明之后又一个拥有专利的成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这是我国中药创研的重大突破,也是中药走向世界的新里程碑(6月28日《光明日报》)。

  中国是中药大国,却是中药出口小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中国拥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4000多种中药制剂。但在目前近200亿美元的国际中药市场上,中国仅有3%的占有率,而且其中约有70%来自中草药原料,附加值高的中成药出口微乎其微。“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了专利,一些外企已高调宣布进军中药市场和中药研发,中药专利保护已迫在眉睫”。此前,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梧州中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许淑清建议,建立国家层次的医药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尤其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知识产权无疑是民族中药产业面对挑战时必须紧紧抓住的利器”,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专利保护,仿制中药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当外国人用高科技手段“敲碎”中药这道技术屏障之后,必然会长驱直入。以中药专利保护为例,多年以前就有沉痛的教训,如青蒿素被国外一家企业根据科研论文进行结构改造并抢先申请了专利,仅此一项,中国每年至少损失2亿至3亿美元的出口额。业内人士无不担忧:长此以往,民族中药不但难以走向国际市场,弄不好连国内市场都无法保留。

  曾有人乐观地预测,中药产业将是21世纪最具发展空间的产业之一。世界草药市场的销售额目前正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这对于拥有得天独厚中医药资源的中国而言,切实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实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无疑是一个绝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中药产业存在着标准不一,质量不稳的问题,仍没有完全摆脱“郎中抓药”的局面。要想挽救国药生存危机,实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就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借鉴国际通行做法,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出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有组织的知识产权实务指导体系。

  中医药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聪明才智和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最有前景的知识产权领域。中医药知识产权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多个方面;内容包含中药材、饮片、处方、制药工艺、文献及信息资源等。对于中药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应该通过专利来实现。中医药产品在进入国际市场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及时向进入国提出专利申请,在真正意义上保护其在国际市场的利益;以商标保护树立中医药的国际品牌。中医药产品应以国际标准为目标,塑造中医药驰名品牌,敢于和国际上的名牌进行较量;以商业秘密保护中医药的独到之处;以著作权保护对中医药传统思想和文化理念挖掘与整理的专著,树立中医药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中医药文化和产品走向世界奠定思想基础。

  国内中医药产业的现状,迫切需要加快推行中药现代化进程,尤其是全面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毋庸置疑,尽快形成一个中医药知识产权复合保护体系势在必行,如在选题阶段,新思想、新方案等可受技术保密法保护;在开发阶段其处方、工艺等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在市场推广阶段则受商标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新药监测期的保护等。只有用现代科技和管理重新解读国药理论,将传统优势与现代医学和高科技相结合,深层次研发,同时加强国药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可以说,只有切实提高全社会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注意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性,既有分工又有配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将国药知识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