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1月29日17时,2016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俗称“国考”)正式落幕。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多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近93万多人实际参加考试,超46万人弃考。考试当天,全国共有近10万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服务。(中新网11月30日)
有关“国考”的宏观数据,这几年基本上被引向一个固化的逻辑链:弃考的多,则国考遇冷;国考遇冷,则说明公职不吃香;公职不吃香,则说明压力大、薪资待遇低。兜兜转转,弯弯绕绕,无非还是指向“诉苦”或“喊冤”。不过,这种逻辑推演靠谱吗?
先来说说数字。46万多人弃考,究竟是多还是少?检索资料可知:2012年度“国考”最终37万人弃考,2013年度弃考者逾38万多人,2014年度逾40万多人,去年则高达50余万人。眼下46万多弃考者这个数字,起码在弃考趋势上,是“止跌”的。再来看看报名人数:2009年度“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100万,2010年度攀升至144.3万多人,经历两年小幅下降后,2013年度又首次突破150万人;2014年度达到152万多人的新峰值后,2015年度下降至140多万人,2016年度则基本持平。可见,最近六七年间,报考人数有升有降,并不是“一条直线走到黑”。
至于这几年报名人数和弃考人数上的直观变化,恐怕不宜想当然地“就数字论数字”,否则是把“国考”诸多变量环节僵化地视为一个定量。只要在报名条件上稍稍收紧一点,当年“国考”的报名人数往往立马出现“显著”跳水。十八大以来,“国考”具体职务中的适岗要求对“基层工作经验”有了常态性偏好,这也在客观上“卡”住了此前一窝蜂的“报考热”。如果再考量一下岗位所在地区的变化以及深改、双创给年轻人带来的更多跻身精英行列的机会,那么,就算公职岗位在薪水待遇上继续锦上添花,也不见得能一如既往地吸引“150万”左右的年轻人了。何况,孩子上学还有个“大小年”之分,基于特定年龄段人口规模的变化,“国考”也不可能在报名人数与弃考人数上维持相对定量。
辩证地看,你既然承认“国考”有热火朝天的时候,必然意味着它也会有门庭冷落的时候。“最好考”也好,“最苦”也罢,其实一场考试并不能改变权力作为的核心常态。更重要的是,在365行里,任何一种职业的价值期许与社会评价,有着漫长而稳固的形成过程,谁也别指望三五年就大幅扭转一个行业在大众心理中的择业定位。即便在今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价值观,依然深刻左右着不少国人的行为选择。就算公务员这个行当“性价比”陡降,公众对其评价与认可,也不会在三五年之间就快速转身。
46万多人弃考,当然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但如果脱离复杂而具体的语境,起码不能说明“国考”就此遇冷。也许我们希望“国考”能适当冷静下来,但这不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就能梦想成真的。面对唱衰“国考热”的声音,考生不会当真,政策制定者也别太当真了。
胡朝阳:“国考弃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2015-11-30 |
黄 磊:理性看待“国考”弃考现象2015-11-30 |
超46万考生弃“国考”是国家之幸2015-11-30 |
舒圣祥:46万人弃考 关乎诚信2015-12-01 |
龙敏飞:请慎言国考回归理性2015-12-01 |
顾 昀:应届生不必学而优则“国考”2015-12-01 |
邓海建:46万人弃考就能断言“国考”遇冷...2015-12-01 |
柯 锐:“国考弃考热”论调的两个误区2015-12-01 |
郭雪营:“46万人弃考”不能说明什么2015-12-01 |
郭立场:理性看待国考降温走向常态2015-12-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