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好友圈红包,“信”才是精髓
严辉文
//m.auribault.com 2016-01-06 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到: 更多

  2016年元旦期间,微信红包的收发总量创纪录,达到有史以来新高。微信团队公布的今年跨年夜红包数据显示,仅元旦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到23.1亿次,超过去年除夕2倍还多。

  元旦期间微信红包的激增,让人们看到了新时代共贺新年方式的嬗变。人类需要感恩,需要共同祝愿,需要节日互励,需要情感和友谊的表达,尤其需要在新年的时候记起和被记起。于是人们需要在元旦之时作为拜年喜庆之前奏。时光在飞驰,技术在进步,工具在变化,风云在变幻,书信拜年、电话拜年、贺年卡拜年,早已让人恍若隔世。曾几何时短信拜年还风起云涌,一度让电信部门既大为高兴又无比苦恼,如今早已因不大受人待见而式微。

  微信红包是这个社交时代的一种隐喻。应该说,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微信红包与其说是红包,不如说是感情包、表情包,更多地具有社交娱乐的象征意义。曾经有人担心微信红包会对利益输送推波助澜。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笔者宁愿相信只有最蠢最笨的贿赂者才会选择用微信红包来实现苟且交易。在更广泛更本真的意义上,微信红包更多地被赋予了平民社交的特性,算得上是纯洁交往的载体。

  至少在一个群中,红包的去向和金额本来就是透明的,微信红包的外表之下,装着一颗纯洁的乐呵之心。熟悉的人们都知道,对微信红包,说钱就外行了。那远不是世俗的大礼包,不是市侩的敲门砖,不是交易的筹码,也不是能用金钱和财物来计量的。

  这里更像是众生平等的领地,甚至于也与人的身份地位无关。微信红包,首先就讲究一个微字。几分钱、几毛钱、几元钱,从来就是微信红包的主力军。哪怕再有钱的主儿,也只把发放和抢取这种小而灵的红包当成是一种娱乐,别说贿赂了,就连只知道撒钱只知道计量货币数量的土豪习气,在这里也会因为另类搅局而变得无聊和无趣。正因为微,所以才有更多互动与共乐,赚钱的大人玩得转,读书的孩童也玩得起。同学可以群起而抢之,朋友可建群而乐之,家庭成员之间也可以用微信红包来表达亲情,哪怕互不认识的陌生人,也不妨互赠互抢以图一乐。

  微信红包,“信”才是其全部的精髓和生命力之所在。微信红包通过发送与收受,拼抢与礼让,瑟与遗憾,还具有释放压力的功能。抢过之后,拿得起,放得下,毫无负担,其乐无穷。微信红包通过一种互动而又平等的信息交流,在寒冬中恰到好处地传递了信任,传递了温暖,传递了祝福,传递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向往。但若有人私信定向发送,不计其数,就是专走偏门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