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晏庆盛:招聘禁设户籍门槛是多赢之举
//m.auribault.com2014-06-06来源: 中工网—《江苏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特别强调,省会及以下城市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不得将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据《中国青年报》)

  就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一个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前途,而且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727万,再创历史新高,而我国每年新进入人才市场的年轻人更是多达1500万,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对政府、高校、求职者都是巨大的考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上述通知,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多项措施,其中省会及以下城市招聘禁设户籍门槛的要求,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尤为重要,可以说是“双赢”之举,具有双重利好。

  实际上,在人口大流动的背景下,很多用人单位招聘人才,早已不再将求职者的户籍作为限制性条件。但受到进人指标、户口指标以及用人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仍有一些用人单位只招本地人或者偏爱本地人,户籍歧视、地域歧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个户口本,使得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被区别对待,在就业机会和就业权利上凸显不平等。这种观念和做法已不合时代潮流,必须予以摒弃。招聘禁设户籍门槛,对于大学毕业生显然是一大利好,有利于消除户籍歧视和地域歧视,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利。

  从表面上看,目前就业市场呈现出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求职难、就业难成了大学毕业生的普遍感慨。但实际上,大学毕业生并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有些用人单位在人才市场上甚至陷入“一才难求”的尴尬境地。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在于户籍门槛的限制,阻碍了大学毕业生合理流动和用人单位自主招聘人才。在这个意义上,招聘禁设户籍门槛对于用人单位其实也是一大利好。它拆除了户籍藩篱,打破了人才招聘使用上的条块分割,使得用人单位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挑选人才,不仅有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可以倒逼“人尽其才”用人机制的形成和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大学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社会各方应尽可能让他们“人尽其才”,而让人力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的前提,就是打破条条框框,形成全国范围的人才大市场,让市场机制决定人才的流动和配置。可见,招聘禁设户籍门槛的要求,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向相吻合,或者说是对这一精神的具体落实。毫无疑问,这一善政所达到的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赢”,而最终的“赢家”将是整个社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