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科教时评】实现弯道超车,需要“高质量发展”
车辉
//m.auribault.com 2018-01-05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人工智能是2017年最火热的科技创新,无论在研究方面,还是在企业应用落地方面,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我国的未来人工智能,主要将在无人驾驶、智慧城市、医学图像以及语音识别等4个方向进行深入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有望在人工智能方面弯道超车。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乐观,需要居安思危,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要求,让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健康稳健地改善民生。

  根据我国的战略目标,人工智能要在2020年达到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这一目标不仅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呼应,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由商业需求尤其是互联网需求推动,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渗透广度、深度前所未有。我国在政策支持上力度大,在用户数据上全球领先,在人才储备和企业发展动力上蓄势待发,总之,在各方助力和有利条件下,我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方面,已经实现从跟跑到跑在前列。

  但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需要社会观念的转型,在政策、伦理、法律上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做好铺垫。目前在医疗诊断、无人驾驶、教育等各个领域,我们都面临着人工智能技术实践领先于法律和政策现状的问题。法律挑战、就业机会的恐慌、算法应用的把握、人才创新的短板以及如何与传统实体经济的深度结合,都需要在微观细化层面进行有效创新。

  人工智能是一个“真货”,它也很“能”,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在一些随意和缺乏严谨性的交流或展示中被强烈地夸大了。人工智能未来的良性发展,还有待清醒客观的判断和扎扎实实的努力。

  新技术往往意味着新的投资机会,乘机炒作或许难免,但炒得越热潜在的泡沫就越大。目前虽然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表示乐观,但我们低估了其相关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的复杂性和难度,如果基础不牢,后续研发便无法支撑其向前推进。

  所以,从企业家到投资者,从互联网巨头到政府,从科研机构到研究人员,目前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研究中去。尽管我国在用户数量、模式应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在基础算法、核心关键技术、领军人才等方面的短板也是真实存在。而且,在法律、算法、伦理等一系列影响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环节都需要未雨绸缪,这样才能摒弃浮躁,挤压出泡沫成分,让科技创新更有质量,发展更稳健。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确实会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巨大的改变。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要把人工智能的美好发展蓝图变为现实,在新的工业革命中取得先机,把握数字经济的美好未来,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工作。如果一拥而上、盲目跟风、投机取巧,恐怕热潮很快就会变成寒潮。

  尽管中国不是人工智能的策源地,但在当前人工智能的这一轮技术爆发中,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中国具有弯道超车、站在世界前列的趋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小到智能语音翻译器,大到工业大脑、无人驾驶、智慧医疗等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它们连同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巨头所拥有的人才一起,充分证明中国在人工智能的资本、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都不落于人后。

  2017年爆发的人工智能故事其实才刚刚开始,只有扎扎实实发展,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总体原则,从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未雨绸缪建立伦理规范,从容应对无数挑战和变化,我们才能创造出人工智能无限美好的未来。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