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时下不少诈骗活动都是“精准”实施的,谁能保证官方公布的详尽信息不会被一些诈骗人员所利用?
近日,澎湃新闻相继披露了一些地方政府官方网站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某地政府信息公开网发布的《第二批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公示》,可供公众下载的文件中公布了学生姓名、完整身份证号以及联系电话等。
政府信息公开不可避免会出现公民个人信息,因为有些信息涉及公共利益,需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以及监督权。但这又不同于民事侵权性质的隐私泄露,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要求相关人员适当让渡权利给公共管理部门,另一方面也要求公共管理部门有所节制,在隐私权与知情权之间求得平衡。
从现有的法律法规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并不是空白的,然而,对于如何认定个人隐私以及个人隐私的范围、判断标准等,这些规定还显得比较笼统和模糊,并且赋予了公共管理部门一定的裁量权,如规定“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予以公开”——这就给相关部门随意公开信息留下了隐患。
上述报道中的一些做法,是否超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基本需要,是否属于信息过度曝光,值得商榷。比如,大学生创业补贴的公示,有必要公开个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吗?是为了显示补贴发放真实有效、没有猫腻、工作做得“天衣无缝”?须知,时下不少诈骗活动都是“精准”实施的,谁能保证官方公布的详尽信息不会被一些诈骗人员所利用,进而“帮助”他们为获得补贴的学生量身打造一个“骗局”?再说,对身份证号、手机号的某几位遮挡、模糊一下,也并非难事。如此通透、彻底的信息公开,也是一种工作的机械化,甚至是一种“偷懒”。
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不可偏废,政府信息公开应建立在尊重与保护公民隐私的基础上。一方面应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中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配套细则和规定,进一步明确哪些事项可以完全公开、哪些应该限制公开甚至不公开;另一方面应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涉及公民个人信息的审查机制,规范信息公开程序,防止权力滥用和各种“无心之失”。
王云帆:先堵法律漏洞,再建秘密“树洞”2014-04-15 |
报警抓爸爸2014-07-08 |
和静钧:让全方位司法信息公开常态化2014-07-24 |
张涛甫:“微信十条”:让权利与义务对等起来2014-08-11 |
张海英:惩治网络侵权不影响网络监督2014-10-16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2014-12-23 |
张少琴:建设国家统一主导的社会征信体系2015-12-14 |
【新闻观察】微信购物不该成“法外之地”2016-07-26 |
“裁判文书公开”升级的社会价值2016-09-01 |
举报函被泄露唤起“共同隐忧”2016-10-2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