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看到有学识渊博的人说,那个叫什么“前半生”的电视剧有点追忆鲁迅的想法,因为《伤逝》里面分明就有“子君”云云。
我不太知道这样的断言是什么意思。虽然不少公号都在售卖此剧,连社交网络中也跟着热闹起来,可我还是觉得应该学习梁文道先生。他说虽然没想到会卖身电视行当,但对电视这个东西还真是有点鄙视。于是逮着机会我免不了会假装清高,通常打开电视看电影之外,不太关注其他类导演们都是怎么表演的。
所以,当有人责难剧情越编越没谱儿的时候,我并没去关心编剧是不是会故意营造“狗血”剧情以招揽喜欢指手画脚、貌似正义、或者还会气急败坏的观众。呵呵,就是拉出鲁迅的“子君”我也不会任由好奇心步入歧途。
不过,清高显然是不能假装的,末了老夫还是被拉进了沟里。
侄子20岁出头的小伙子,非追着问这部电视剧好不好。本来我就不会以好坏来论这些捏造的东西,最不济也仅是有没有意思而已,没看过,自然不知道从何说起。结果小伙子不依不饶,贡献出VIP账号非让看,终于就晕乎乎地看了,跟着当然是用迷糊解答满足侄子。
坦白说,不论是读书还是看电影电视,我都不太理会睿智的哲学家、絮叨的作家,以及自大的导演和编剧想构建些什么,我只是自私地审视一下自己看到的是不是有味道。比如闺蜜能否换位这样的事儿,如你真要觉得是伦理问题,那一定是你的问题,三个单身躯体,最积极主动地扎进乌托邦痛苦世界里的那个才是道德的?未必。
对了,还有那个先受宠后挨骂的角儿,十年揣着鸡肋,娶之不甘,弃之又没勇气,如此已经很没劲了,结果还矫揉造作地没完没了,真不知道网上流行的所谓女人梦中“偶像”是怎么说的。再有,那些振动女士的格言,比如“再破败再简陋,也好过寄人篱下”。这不什么窝不如狗窝的陈词滥调嘛,小资怎么就没觉得受辱呢?还有“首先要做到可以取代任何人,然后再考虑做到任何人都不可以取代你”,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大救星、老天爷都有不同的替代品,这看电视的莫不成真想“不可取代”?要说呢,生孩子、死亡是不可取代的,可这不是职场的学问。
侄子啊,我真不知道连一句不是废话的话都没有的角色何以会成为导师。因为电视剧所知甚少,故而“烂不烂”这个比较而言的事情还真不知道。至于贺涵怎么就爱上了子君其实是导演的事儿,编剧和导演非要让他爱上她,又有什么办法?
倒是“恶心”的子君妈有点余味,自利才是内心深处的动机,然而,真实的想法在现实里是需要用道德的说词掩饰的。当没有面具的子君妈以“市井、自私”的面目呈现时,你是不是也鄙夷她呢?如果是,那就不是道德的问题了。子君妈是坦诚的,是真实的,本来每个人都可以是这样,只是大家喜欢用面具来遮掩,她没有。人若如斯,生活可能就会简单得多,进而人们说的“幸福”也会多一些。
吊诡的是,人们似乎不愿意如此,自己拿着好苹果却用道德的说词来要求别人选择烂苹果,这就有点心理不正常了,不是吗?
至于“狗血”的剧情或者话题,实际上都不是问题,有几个人想做思想家呢?电视剧作为消遣的画影,喜欢就看,无所谓高雅低俗,只是要做道德评判,或想对号入座,恐怕是需要明白“间离效果”的。
自以为聪明的人都会有致命的盲区,唐晶想当强人没问题,却妄想占据可人的位置,她就是个鸡肋,但她不知道自己是,贺涵想她不是,但她仍然是。比这两个聪明人愚笨的子君,好像应该是个可人样,但却发奋奔向强人,她觉得自己是鸡肋,结果好像不是。这俩闺蜜再围着一个废话滔滔不绝的英雄——这是多么搞笑的场景啊……
职场、闺蜜,“小时代”的风景,还好有第三者,再加上陈道明那样的老道士,然而,这并非世俗生活,别太把导演和编剧捏造的人偶当回事儿。
估计没多少人同意我这么瞎说,所以“狗血”的东西才那么多人看。
长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王钟的:“子承父业”的潜规则该改改了 2014-04-17 |
张玉胜:“国人禁入”凸显民族情感缺失 2014-11-27 |
趣谈文人书斋 2015-05-14 |
钱桂林:孩子让座遭责骂,如此教育枉为人母 2015-08-04 |
高雄台南地震,别让杂音干扰人性 2016-02-14 |
签“拒闹”协议是可贵的文明觉醒 2016-04-07 |
让世界聆听中国工人的诗歌 2016-10-12 |
让世界聆听中国工人的诗歌 2016-10-13 |
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2016-12-07 |
文化建设要多些“历史耐心” 2017-02-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