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我在我思】当手机成了亲子关系的“第三者”
张世光
//m.auribault.com 2016-09-3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今天不愿意在微信、QQ等社交应用中添加“家长”的孩子,和他们父母在幼年时,背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偷看电视、偷偷去游戏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玩手机从娃娃开始似乎已经成了现实——来自广东省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如今儿童数字化成长出现明显的低龄化倾向,手机接触率为91.8%,9~10岁的孩子媒介使用行为初步发展到与成年人差不多,13~14岁的孩子“成为新媒介传播者、创造者,数字化技能的很多方面都超过了父母”。

  使用互联网、新媒介是好事,而且应该成为一门课程。但这门课程不仅仅应该由学校来教,家长也应该负起责任。小孩子在学校每周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应该不太多,回家后,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接触内容应该由家长来把关。

  或许有人觉得,不就是小孩子玩手机嘛,有什么严重的?拿破仑有句名言“一张报纸抵得上三千毛瑟枪”,马克思也在文章里将“电报”与火车、轮船等当年高级的大型交通工具的地位和作用相提并论。报纸、电报都是拿破仑和马克思所在年代的“新媒体”,就像今天的手机媒体之于我们一样。表面上只是信息的承载者,实际上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潜移默化的能力。比如,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

  今天的互联网某些方面确实存在泥沙俱下的局面。真善美假丑恶怎么分别?在各种“反转剧”轮番上演的情况下,不少成年人恐怕都难以说清楚,何况是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的孩子呢?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家长除了关注WiFi信号强弱,也要注意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是否全面覆盖;除了探讨流量是否被盗用,还要了解孩子将互联网作为工具而非人生支柱的正确意识是否也被偷跑了;除了计较网络费用的高低,更不能忽略孩子是否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回顾近几十年来,一代代家长经历了“电视迷”“游戏厅迷”和“网瘾”的困扰,但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阻止每个时代都有出类拔萃孩子的出现。事实上,今天不愿意在微信、QQ等社交应用中添加“家长”的孩子,和他们父母在幼年时,背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偷看电视、偷偷去游戏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每一代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体现出一些变化和问题,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并不是核心因素,关键在于家长是否合格,能不能打开孩子的心扉,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并有效沟通和交流。

  几年前读过一本书《一个自由而又负责的新闻界》,由一个叫做哈钦斯委员会在1947年推出的,批评美国的新闻媒体太自由了,并提醒当时的美国媒体,要自由,更要对社会负责。

  我们中国的家长也该以此为鉴——要遨游信息世界的自由,更要为孩子的数字化生活负责。如果说负责地、科学地引导孩子使用互联网、移动新媒体还存在困难的话,是否可以先定个小目标?比如,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尽量不要玩手机,多一些亲子互动。至少,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别在一旁悠哉游哉地玩手机,拿本书看看,哪怕是装样子呢。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