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总理为啥总强调“工匠精神”
赵剑影
//m.auribault.com 2016-04-25 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了“工匠精神”。此后,在考察各地各部门的工作中,李克强总理也多次要求各行各业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目前,“工匠精神”更是被写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规划,引领中国制造升级。“工匠精神”一词也因此变成热词。工匠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能火起来呢?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制造业以“两头在外”的加工业态参与全球竞争,主要是依靠廉价的人工成本争夺市场,这也让“中国制造”被贴上了廉价、山寨、劣质的标签。在品牌竞争中,与其它国家一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名牌拉开了一定的差距,而弥补这些差距的核心在于重整作业流程、精益制造、打造高品质产品、提高附加值等方面。

  当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型升级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就显得必须而重要起来。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来自于工匠们对产品的完美追求。在日常工作中,追求极致的工匠们雕琢打磨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同时也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为核心的精神理念。从这个角度看“工匠精神”,无外乎三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和解放,而工匠精神正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动力。它不只存在于手工业时代,纵观经济发展,几乎每一次生产力的解放和变革,都离不开工匠精神。无论是瓦特发明蒸汽机,还是爱迪生发明电灯,都是匠人对工艺技术和科技精益求精追求的成果。同样,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工匠精神”是必须具备的理念与追求。

  实际上,我国并非没有“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在我国也由来已久。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黄道婆的纺车、鲁班的木器工具、蔡伦的造纸……无不体现出我国工匠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对质量和卓越的执著追求。

  但,我国从传统的农耕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转型过程较快,很多人还未能完全适应工业化社会对产品设计与制造的规范化要求,缺乏对“工匠精神”的整体领悟和认同。加上现代化进程的逐渐加快,缩短了各种技能的“有效期”,使人们在某一领域的坚守和潜心变得不易,“工匠精神”逐渐被淡化。当下提倡“工匠精神”无疑是对我国早期工业文明缺失的修补。现代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已不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更注重特而精、特而优,这是社会环境对工匠精神的呼唤。一批注重高品质、高性能而不吝高价格的中国消费群体正在形成,他们也会形成对工匠精神的呼唤,提倡工匠精神正变成一种社会自我追求。

  实际上,制造业先进国家工业产品之所以“先进”,就体现在高标准之上。高标准要得到贯彻落实,需要“工匠精神”的推动。如果说高标准是制造业升级的行动指南,那么工匠精神便是实践的动力。在我国制造业升级的路上,也只有充分以“高标准”和工匠精神为引领,才能真正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制造业体量上的大国,但低层次的产品不能撑起一个制造强国。只有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工作态度和制度设计,深入持久地根植于企业、职工中,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每一个生产者的信念,我国才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