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首提“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意义深远
//m.auribault.com2013-12-2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中工时评:首提“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意义深远

本网特约评论员 弓长

    近日中央召开农村工会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提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个响亮的提法一出来,让全社会为之一振。这是中央首次公开这样的一个理念,分量之重可以想见。体面,是中国政府的庄严承诺;职业,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必由选择,两个词汇聚到一起,描绘了中国农民“中国梦”的具体目标,印象深刻之余,更鼓舞民心、催人奋进。

    事实上,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与“体面劳动”的理念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对于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提出“体面劳动”理念,今年4月在与全国劳动模范座谈会时再次提出“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总书记这次又提出“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劳动者的尊重。这传递了一种理念,就是不论是脑力劳动或是体力劳动,不论是工业劳动或是农业劳动,都应当受到尊重,都应当享有良好的从业质量,客观的收入和充足的社会保障,成为体面的职业。再联想到现在的“工人和农民”几成社会最底层的代名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是农民,被拖欠工资的是农民工,城市中收入最低的是一线工人,“让工人和农民成为体面职业”理念的提出,及时而必要。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抓住了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这一实际,体现了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新世纪以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的决议,中央也不可谓不重视,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了倾力支持。然而,在GDP优先的考核体制下,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依然滞后,农业不强,农村不美,农民不富的问题成为影响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所在。这次正如会议强调指出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蕴含着这三层意思,对于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小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明确而具体,将深刻影响三农工作方式的转变,深刻撬动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和落实。

    “体面职业”理念的提出,让全社会认识到,只要踏实劳动,任何职业都能有体面保障,都能有所作为,都能梦想成真,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可以想见,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土地渐渐集中到创业和经营能力更强的职业农民手中,三农现代化逐步实现,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传统农民转型成为新型产业工人,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渐渐转变为市民,这就是中国梦的美好前景!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