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青年张文良入选“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近日,共青团中央对2016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百人名单进行了公示,沈币公司张文良入选“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好青年”。

张文良是沈阳造币有限公司最年轻的技师,“90后”的他凭借精湛的钳工技能和勤学肯钻的敬业精神已成为新一代青年高技能人才的突出代表,他曾连续两届参加“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不同工种的“冠军”和“季军”,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5年7月当选为全国青联委员。>>详细

成长之路
人物简介

山沟里走出的农家娃

2008年,年仅17岁的张文良乘着长途汽车,背着行囊,从岫岩农村老家独自来到沈阳求学。想到母亲在家干农活赚钱艰难,这个出身穷苦的农家娃立下了在省城“活下来”的朴素愿望。

从练习站姿开始,“刻苦学习”成了他实现愿望的唯一途径。站时间久腿酸了,一些同学开始偷懒,张文良却拿来粉笔,在地上圈出脚印坚持练习,经过几天的训练,被老师当众称赞为“标准站姿”。

坚韧成就技艺之美

2011年,张文良应聘到沈阳一家企业工作,每月1200元的收入,交完房租所剩无几。但他还是留了下来。

从不去网吧、台球社,他用同龄人休闲娱乐的时间换取了技能水平的突飞猛进。2012年,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竞赛,经CAD制图、钻头刃磨及孔加工、钳工实操等项目角逐,张文良最终制作出的五角星作品,尺寸精度、平面水平度约为0.005,仅相当于头发丝的十六分之一,获得第一名。

面向未来要“转型”

2013年5月,张文良被沈阳造币有限公司作为高技能人才聘用,除了钳工工作,还担任造币设备的维修员。

他说,青年人才也要时刻预备“转型发展”。“一岗多能也好、管理创新也好,就是要不断地、全方位地学习和实践,把自己打造成企业所需的、具有新思维、新能力,能做出新突破、新业绩的高技能人才。”>>>详细

张文良,一名“90后”东北满族小伙。2008年,17岁的张文良几次找工作碰壁,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意识到没有学历、技术,就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钱,于是毅然离开家乡岫岩,来到沈阳求学。

2010年,在老师的办公室里,“全国技术能手”的漂亮奖杯吸引了张文良的目光。“埋头苦练不能只为生存,大山里的孩子也有梦想。”张文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我也要成为技术冠军。”

从此他开始了孤独而辛苦的追梦路途。

如今,他是双料技师能手,曾荣获两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不同工种的“冠军”和“季军”;他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刚刚公示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他榜上有名。

图片报道

大师风范

2010年,在师傅的办公室,一个“全国技术能手”的奖杯激发了张文良的新梦想。“我不再只为生存埋头苦练,我更想要证明自己的实力!我渴望更大的舞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张文良初出茅庐就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绩,获得“雏鹰奖”。众人的赞许并没有让这个年轻人有丝毫的沾沾自喜,他暗暗地给自己定的下一个目标是——第一名!

2012年,张文良又一次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在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技工大赛中,他终于在国家级的舞台上圆了自己的冠军梦,并荣获当年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新工作

携着这份荣耀,张文良成为沈阳造币有限公司特殊招聘的第一名高级青年技术人才。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第九届振兴杯技工大赛,他再次报名。

即使在各大赛事中摘金揽铜,在沈阳造币有限公司的设备维修岗位上,张文良依旧踏踏实实地向老师傅学习造币技术,而良好的专业基础优势支撑着他用才智为公司发展出谋献力、排解难题。

在普通纪念币生产中,细心的张文良发现生产联动线上包装卷歪斜、碎卷现象比较多,便立刻开始着手解决。经过精细计算,他设计并制作了有着合适弯曲弧度和安全角度的不锈钢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新岗位

今年年初,张文良从一名维修钳工转岗成一名印花机长,他仅用两个多月就完全掌握了印花机的操作技巧,并针对设备配件老化引起的漏油、掉丝、弹簧寿命短等现象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彻底地解决了印花机废品率高的“顽疾”。

工作现场

张文良观看70周年阅兵
张文良正在车间工作
张文良参加钳工比赛获奖
张文良正在精确测量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