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陈平原书房。绿茶绘
书房中的陈平原、夏晓虹伉俪(左二、左三)。
开栏的话:新年伊始,“草地”周刊推出“走进名人书房”专栏。我们将走进作家、学者、艺术家、文化名家等大家的书房,通过书房这条小径,抵达思想的彼岸,在他们构建的知识地图中,找到人与书的共情之源。
首期就让我们跟随书评人绿茶先生,走进陈平原、夏晓虹教授的书房
虽然听杨早描述过陈平原教授书房的规模,但走进陈老师家书房,还是大吃一惊。客厅、餐厅以及通往厨房的墙体都是书架,几乎看不到露出来的墙,而整个客厅也堆满了书、杂志和资料,此外,陈平原和夫人夏晓虹老师还各自有个书房,也是被书挤得满满的。我们一行四人到来,更增加了客厅的拥挤感。
平原老师随手把沙发上的书和资料挪了挪,我们和书挤在一起,喝茶、聊书。过程中,陈老师反复提到找不到书的问题。这可能是读书人的通病,书越来越多后,书房的功能性就越来越弱,想找的书越来越难找到。陈老师坦言他理想中的书房书不用太多,但要有舒适的阅读环境。可整理这么大规模的书房,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
陈平原和夏晓虹都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对晚清及近代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等领域有深入研究。陈平原教授除了文学史,还对大学、城市、声音和图像等诸多方面有持续研究,今年,出版了晚清画报研究大作《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在年底众多好书评选中榜上有名。夏晓虹教授多年从事晚清妇女文化研究和梁启超研究,著有《晚清文人妇女观》及多部梁启超研究著作。
从事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涉及的面很宽很杂,古代、现代、外国都要涉及,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艺术的也脱离不开。所以,陈教授家的书房可以算是学术大百科,方方面面的书籍包罗万千,加之一直以来入的多出的少,以至于形成了现在的书房规模。
绿茶:陈老师好,一进您的书房大吃一惊,这样规模的书房真是少见,我很好奇您的书房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规模的。
陈平原:二十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父亲的书房》的短文,大意是看一个人的书房,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兴趣、学养、气质等,而且还可以预测他孩子的未来。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孩子从小在那个环境里长大,自然会受到熏陶。其实,我们小时候,家里藏书不算多,房子也不大,但在那个时代,有那么好几柜子书,已经了不起了。
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家的书基本上保存下来,没有被毁。因为“文革”一开始,我爸所在的汕头农业学校的学生们就冲进来,把我们家所有的藏书给封起来了。既然贴了封条,别的红卫兵来了一看,就没有再去弄。后来我妈妈解放了,就以教书需要为由,把书取出来。
而后,我不能升学,这批书就随我到了我插队的山村。所以,“文革”期间,我和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基本上不缺书读。这批书,今天看没什么了不起,但对当年的我来说很重要。爸爸妈妈都是教语文的,历年初中、高中以及中专的语文教材,还有相关的教师读本,家里都有。另外,我爸爸还有这几个方面的藏书,比如说古典文学,还有俄苏文学,尤其是文学史著作。像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文革”以前出的,我们家有;后来我在中山大学念书时,老师黄海章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简史》,家里也有;还有北京大学的林庚先生、吴组缃先生等人的著作,也都有。王瑶先生“文革”前出版的书,记得就缺一本,其他都齐了。那个时候的中学老师真是厉害,为了备课,竟收藏并阅读那么多专业著作。这些书,当时我只是乱翻,并没有认真阅读。说实话,即便读也读不懂。但不管怎么说,山村插队,有书可读,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后来我检讨自己的阅读趣味,应该说有一些缺憾,比如说欧美或日本的东西,我们家没有,因为我爸不喜欢。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很少。早年的阅读很重要,不仅是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定下那个调子、那个趣味。日后有些东西你很容易读进去,有些东西则很隔,就是进不去。正是有感于这一点,我才专门写了《父亲的书房》。小时候的阅读,知识含量不高,但养成了你读书的兴趣,包括徜徉书房的生活姿态,当然,还有对某些学科的亲近与疏离。
你问我的书房为什么会是今天这个局面。因为我们不是藏书家,为自家研究而收藏,书籍必定杂乱无章。藏书分两种,一种是为读书而收藏,一种是为收藏而读书。我们家藏的都是常用书,除个别有纪念意义的,主要是自己研究所用,没有特别珍奇的本子。
我和晓虹的专业本来就有重叠,加上各自有所延伸,而做近现代这一块的,藏书有个特点,古代需要,现代需要,外国也需要,因此古今中外都会有。还有就是,只在文学这个圈里打转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读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艺术的,多少都涉及。加上本身读书兴趣驳杂,我们家的藏书专业性不强。上海的周振鹤、江晓原他们的藏书有特点,比我们强多了,有很多独门绝活。
当然,我对图像和文字的关系感兴趣,有关明清绣像或晚清画报的出版物会注意收集。在深圳演讲的时候,有个特意从长沙赶过来的读者提问,说他追着读我的书好多年,为什么关于明清插图的《看图说书——中国小说绣像阅读札记》(北京:三联书店,2003)不再重印,也没有续集。我说很遗憾,因为那书写得太浅,自己不满意,还想往下做,资料也收集了不少,准备等退休以后动手。像这样的专题,单靠图书馆收藏不够,要做研究,就得有所准备。其他一般书籍,我就不刻意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