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制“丧”的汪曾祺说,今天应该快活-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一招制“丧”的汪曾祺说,今天应该快活

李察
2018-08-21 11:31:07

  拿到汪曾祺散文集《今天应该快活》,我随手在豆瓣刷了一下。刚输入“今天”二字,一个名为“今天也很丧”的豆瓣小组就跳了出来,组员730人。

  汪曾祺如果还在,一定理解不了时下流行的“丧文化”。对生活,他总是兴味盎然。他笔下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间至味”,也不是什么多新奇的吃食,无非是鸭蛋、豆腐、萝卜、拌菠菜、煮干丝……难得的却是那份兴致和心思——“菠菜洗净,去根,在开水锅中焯至八成熟,捞出,过凉水,加一点盐,剁成菜泥,挤去菜汁,以手在盘中抟成宝塔状。先碎切香干,如米粒大,泡好虾米,切姜末、青蒜末。香干末、虾米、姜末、青蒜末,手捏紧,分层堆在菠菜泥上,如宝塔顶。好酱油、香醋、小磨香油及少许味精在小碗中调好。菠菜上桌,将调料轻轻自塔顶淋下。吃时将宝塔推倒,诸料拌匀。”看得人口舌生津。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为离乱之苦流泪之余,一心总想弄清“采葵持作羹”的葵究竟是何种植物;看书中说日本俳人吃茶粥,便用了粗茶叶煎汁,加大米熬粥,“每天早起喝我所发明的茶粥,自以为很好喝”。就是被定为“右派”劳动时,每天为大葱装箱,钉箱板,想的也是“闻得出来,这大葱味甜不辣,很香”。更不要说下放张家口改造,绘制马铃薯图谱,洋洋自夸:“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马铃薯的,全国盖无第二人。”

  他所津津乐道的生活闲趣也无非是唱戏、写字、画画、做菜。出门绕玉渊潭散步,和养蜂人聊得相熟,听遛鸟人唠唠鸟经,遇到捡枸杞子的老夫妻也上去搭讪几句,赞人家“会生活,会从生活中找乐趣”。去到香港,满街高楼林立,他留心的却是城市里的鸟。记者问他观感,脱口便是“听到了斑鸠和蟋蟀”。在形色匆匆的香港市民中见到个托双层小鸟笼遛鸟的闲人,更是万分新奇学给人听,被说,“你就注意这样的事情!”于是也不禁自笑。偶尔发表些议论,全是“希望领导从事城市建设时能注意多留住一些鸟”,“建议北京多种一些桂花”,“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玩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人间的乐子啊,在他看来是太多了,四时草木、一鱼一虫,无不新奇而蕴含温情。

  只有从他对故人的怀念中,能读到他也曾“丧”过的青年时期。1946年刚到上海,汪曾祺曾因找不到工作“情绪很坏”,沈从文先生来信把他大骂一顿:“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只笔,怕什么!”等后来被打成“右派”时,他就学会了“随遇而安”——“遇,当然是不顺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能怎么着呢?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

  生活是很好玩的。这大概就是汪曾祺一招制“丧”的不二法门。他劝诫文艺工作者、作家、演员,以及所有人,“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些,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对生活的兴趣广一点,看待人生的态度开阔一点,自然乐在今天,此刻快活。至于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间值不值得?”在书中一篇记述参观半坡遗址的小文中,汪曾祺给出了回答——

  在参观中,“我看到两根骨针。长短如现在常用的牙签,微扁,而极光滑……针都有针鼻”,磨制这种骨针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生活下来的,他们生活得很艰难——也许他们也有快乐。人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生活是悲壮的”。

  “回到招待所,听几个青年谈论生活有没有意义,我想,半坡人是不会谈论这种问题的。”

  “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就在于磨制一根骨针,想出在骨针上刻个针鼻。”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这是老马同志,今年200岁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传奇继续!孙杨收获个人亚运第七金

    传奇继续!在20日晚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游泳比赛中,孙杨带伤上阵在男子800米自由泳比赛中轻松摘金,收获个人亚运会第七金。

  • 郎平:敲响世界的“铁榔头”

    小小的巧克力派,插上一根蜡烛,这样的生日蛋糕显得有些寒酸。可郎平并不在意,对着镜头露出八颗牙齿,笑得像个孩子。这一天是2017年12月10日,她57岁的生日。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刘汉通:“要做就做出点创新,要弄就弄出点动静”

    “你能不能帮科学家们设计一个保温盒呢?”“尝试一下3D打印吧,它就是你们小脑袋中无数个创意的‘圆梦机’。”这样充满鼓励性和创造性的3D课程,主讲人东北大学2014级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采矿工程本科生刘汉通已经驾轻就熟。

  • 90后叶少翔把电影院开到大学里

    3年多前的新年,23岁的叶少翔刚刚成立了一家除了名字之外几乎一无所有的公司。这个年轻人扬言要做一件还没有人做成功过的事——把电影院建到大学校园里。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